ID: 19357207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比较复习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2256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比较,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6《短文两篇》比较复习 《陋室铭》与《爱莲说》 比较阅读复习课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课《短文两篇》 1.掌握文体常识与文学常识,积累重要词 语,理解重点语句,背默全文。 2.理清课文思路,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 3.感悟文中所体现的君子之德。 复习目标 1.《陋室铭》选自《 》 ,作者( ),字( ),( )代( )家。 2.《爱莲说》选自《 》作者( ) ,字 ( ), ( )时期( )家,世称( )。 3.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 )。 4.说:古代的一种( )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的( )颇为相似。 【文学、文体常识】 刘禹锡集 刘禹锡 梦得 唐 文学 周敦颐集 周敦颐 茂叔 北宋 哲学 濂溪先生 警诫自己 称述功德 文体 议论 杂文 1.德馨: 馨, 2.鸿儒: 鸿, 3.素琴: 4.案牍: 5.蕃: 6.淤泥: 7.濯: 8.妖: 9.亵玩: 亵, 10.隐逸: 11.鲜: 12.宜: 【重点词语回顾】 【成语积累】 【不蔓(màn)不枝】比喻言谈或写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纯洁品格。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是( ) A.香远益清 曾益其所不能 B.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调素琴 素湍绿潭 D.无案牍之劳形 劳其筋骨 ·辨析下列句子中“之”各属于哪种用法。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友人惭,下车引之。 E.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词多义】 D “之”的几种用法: 1.充当代词 2.相当于助词“的” 3.标明前置宾语 4.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 2 4 1 1 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指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语句是:( ),( ) 2.( ),(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 3.正面写陋室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 )。反面写生活情趣的句子是( ), ( ) 。 4.《陋室铭》 中引用古人之言收束全篇,属于画龙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 ) ? 5.《陋室铭》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作者也具有他们一样的志趣与抱负的语句是:( ),( )。 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重点语句理解默写】 6.《爱莲说》中被后人传唱吟咏的千古佳句是:( ),( )。 7.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 )。 8.通过描写莲的体态体现君子方正通达、行为端正的语句是:( ),( )。 9.《爱莲说》中作者慨叹真正的隐士非常少的句子:( ),( )。 10.《爱莲说》中讽刺当时追名逐利的世风的语句是:( ),( )。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花之君子者也 莲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重点语句理解默写】 重温经典 滋养心灵 陋室铭 类比 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 一般映衬 重点映衬 予独爱莲 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 开篇:别物着笔 陋室铭 自比名贤 引用名言 爱莲说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鄙弃)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慨叹)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结尾:含蓄隽永 陋室不陋 君子居之 爱君子之德 衬托 类比 爱莲说 中间:物象实虚 居室环境(清幽宁静) 室内生活(情趣高雅) 陋室主人(超尘绝俗) 陋室铭 (不陋) 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菊 —隐逸 牡丹 —富贵 莲 —君子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象征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托物 言志 感悟君子之风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