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81808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2024春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课后限时训练(含解析3份打包)

日期:2025-04-0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5587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3份,解析,训练,限时,课后
    第一章 第一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40分钟 总分:54分 (知识点1:人口分布及其特点。知识点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文明历史悠久 B.②地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C.③地为高原,夏季凉爽 D.④地气候湿冷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知识点1]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例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显示(  ) 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 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 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千米2的地区 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例也越大 4.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知识点1、2](2023年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考试)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读图,完成第5~7题。 5.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长 B.人口的机械增长 C.经济的持续发展 D.医疗条件的改善 6.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经济 C.地形 D.政策 7.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  ) 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 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 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 D.劳动力成本下降 [知识点1、2](2021年江苏连云港期中)人口分布受地形因素(海拔、坡度和起伏度等)的影响较大。下图为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9题。 8.图中显示(  ) A.海拔800~1 400米的区域,人口数量均超过300万 B.坡度小于30°的范围内,人口数量较低且变化平稳 C.就起伏度而言,人口数量在100~150米区域达到峰值 D.人口数量总体上随海拔、坡度和起伏度增大呈下降趋势 9.海拔1 000~1 400米的区域人口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较适宜 ②土壤较为肥沃 ③交通较为便利 ④经济较为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1](2022年河北唐山期末)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4.4亿人,较第六次普查,人口总量增长了约1亿;分区域看人口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从年龄结构看,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依据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推测,新增加的1亿人口(  ) A.全部是0~10岁儿童 B.二胎占比有所增加 C.来源于东、西部地区 D.以60岁及以上为主 1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东部较其他地区(  ) A.人口出生率高 B.医疗技术好 C.户籍政策灵活 D.就业机会多 [知识点1、2](2023年山东济南月考)乌江上游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核心部位,经济及农业发展较为落后。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直线(见图甲中绝对均衡线)。图甲为贵州乌江上游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图乙为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    甲            乙 12.乌江上游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说明该地区(  ) A.高人口密度区为人口主要承载区 B.人口分布不均衡 C.面积与人口数量匹配均衡 D.人口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3.人口集中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