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92254

3.1核酸是遗传物质(共30张PPT)浙科版2019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65725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核酸,遗传物质,30张,PPT,科版,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 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 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 1875年,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1902年,萨顿等:发现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 关系,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910年,摩尔根:首次发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实验证据。 科 学 史 背 景 少量RNA DNA 蛋白质 谁是遗传物质呢? 染色体 一、格里菲斯活体细菌转化实验 1、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材料 肺炎链球菌 问题1、阅读课本P48,比较R型和S型菌株差异,完成如下表格 肺炎链球菌类型 R型菌 S型菌 有无多糖类荚膜 菌落形态 是否有毒 对人和小鼠的影响 问题1、阅读课本P48,比较R型和S型菌株差异,完成如下表格 肺炎链球菌类型 R型菌 S型菌 有无多糖类荚膜 菌落形态 是否有毒 对人和小鼠的影响 无 有 粗糙 光滑 无毒 有毒 人类肺炎、小鼠败血症 2、肺炎链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过程 问题2、根据这些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活的S型菌有毒性 活的R型菌无毒性 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毒性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有毒性 ①无论活的R型菌还是死的S型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都不能使小鼠患败血症。 ②把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无毒R型菌混合后一起注射到小鼠体内,发现很多小鼠患败血症致死。令人惊奇的是,从患病致死的小鼠血液中竟然分离出活的S型菌。 问题3、大胆推测,患病小鼠血液中分离出的活S型菌是如何产生的? 猜想1:加热杀死的S型菌在小鼠体内复活 猜想2:R型菌发生变异(基因突变)从而转化为S型菌 猜想3:S型菌中的某种物质把某些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物质———转化因子”,能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 实验结论: 问题4、为了进一步弄清“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哪种物质,我们应如何操作? 设计方法:把活的S型菌中的各种物质区分开来,单独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二、艾佛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 问题5、如何判断各组是否成功转化出S型菌? 菌落特征(光滑型还是粗糙型) 问题6、设置组别“S型菌的DNA+DNA酶”的目的是什么? 反证法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问题7、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菌,蛋白质已经完全变性,但DNA仍然有活性,当R型菌群数量增长达到高峰时,细菌会出现失去局部细胞壁的现象,S型菌DNA分子片段能进入R型菌体,S型菌DNA进入R型菌中,并与R型菌DNA基因重组,转化形成S型菌,从而控制形成荚膜。 开拓视野: 转化的原理:基因重组 对点训练1:(16年10月学考)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可知A.RNA是转化因子 B.荚膜多糖具有生物活性C.DNA是转化因子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对点训练2:(19年4月选考)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C 实验缺陷:艾弗里提取的DNA最高时,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至少含0.02%)。 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可以不用经过人工提纯DNA,就能单独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呢?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动画) ①吸附———用尾部的末端(六根尾丝)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 ②注入———释放出溶菌酶,破坏大肠杆菌菌体表面的局部,噬菌体 的_____通过尾管进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