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是银白色的固体 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 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镁(Mg) B.铝(A1) C.铁(Fe) D.铜(Cu) 4.《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6.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Sn+2CO↑,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8.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密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9.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下所示,则( ) O2CO2COFe A.X可以是木炭 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10.据文献报道:一种特殊的铜纳米颗粒具有与金、银极其相似的反应惰性,可替代黄金做精密电子元器件。下列对该铜纳米颗粒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B.在空气中容易锈蚀 C.能与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 D.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1.《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 12.通过下列三个实验,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反应、 、→不反应,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和(H)的位置顺序正确的是( ) A.Y(H)XZ B.Y(H)ZX C.YX(H)Z D.YZ(H)X 13.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含碳量不同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C.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高 1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烹胆矾则成铜”是物理变化 B.胆矾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C.“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