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 ) A.人口区域差异缩小 B.中部地区人口最多 C.西部地区人口稳定 D.东部地区增速最快 2.东北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可能会使得该地区( ) A.劳动力流失严重 B.自然环境恶化 C.社会治安变差 D.区内发展差异扩大 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分别为2014年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2009—2014年东北地区年均人口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部人口多北部人口少 B.人口密度差异东西方向大于南北 C.人口密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D.人口密度高值区数量多、面积广 4.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条件 C.政策因素 D.历史因素 5.推测引起南部地区人口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国家政策驱动 B.传统产业发展 C.城市化的发展 D.产业布局集中 下图为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及比重变化图(2020年以后为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时间段内,我国劳动人口( ) A.数量持续增加 B.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素质优势削弱 D.平均文化程度下降 7.下列关于我国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或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口流动量减少 C.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D.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读1981~2021年中国、日本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1991年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B.社会负担加重 C.企业用工成本降低 D.男女比例失衡 9.为应对近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国外劳动人口迁入 B.推迟法定婚育年龄 C.提高就业人员福利待遇 D.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地区内部人口分布差异显著。以“祁吉线”(如下图所示)为界,其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为93:7。近四十年来,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人口增长缓慢,部分县(市)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西北半壁大多数县(市)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占比持续微增。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历史因素 C.国家政策 D.开放程度 11.“祁吉线”西北半壁人口占比持续微增,可能导致( ) A.西北半壁人地矛盾有所加剧 B.东南半壁的产业转向西北半壁 C.青藏高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大 D.青藏高原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13.下图中大致反映出了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此递变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越南地处中南半岛,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据预测2024年越南将成为全球第15个人口破亿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下图为越南2019年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影响越南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 A.国际移民 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