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00407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6790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抗战,学年,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
  • cover
(课件网)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材料: 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日本侵华的原因。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过程 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并借此发动突袭,次日,日军占领沈阳全城 结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1931 九一八事变 1932 一二八事变 时间 1932年1月28日 地点 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区 过程 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全国民众积极支援 结果 延迟了日本攻占上海的计划 “一.二八”事变示意图 一旦发生战,4小时即可了事。 ———日军司令盐泽 此酒是人民慰劳你们抗敌英勇的表示,你们不要辜负人民,应尽责任,死守阵地。 ———蔡廷锴对守卫吴淞要塞的将士们敬酒 思考:为什么选择“上海”发动事变? 对他国:利于转移国际视线,配合对东北的侵略; 对中国:上海是全国经济重地,且离南京较近,利于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2.中国局部抗战: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③1933 向长城沿线进犯; ④1935 “华北事变”; 1.日本局部侵华: 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 十九路军抗战 长城抗战 学生:一二·九运动; 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问1:国民党与中共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有何不同? 问2:中华民族危机关头,国共两党如何实现合作? 中日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以下均摘自蒋介石日记 早起批阅。与妻谒陵告辞。九时半登永绥舰(前往南昌),下关街中水深三尺,甚为忧虑。舰中无侣伴,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图,看中山全集,筹划对粤对匪策略…… ———9月18日 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而来侵略我东(三)省矣!呜呼,余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以一身报我总理!报我先烈!报我民族! ———9月19日 雪耻,人定胜天。日本侵略东省是已成之事,无法补救……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 ———9月20日 雪耻,人定胜天。团结内部,统一中国,抵御倭寇,注重外交,振作精神,唤醒国民,还我东省。下午二时到京,约会干部。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交)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 ———9月21日 雪耻,人定胜天。闻暴日不接受国际联盟通知,并主张中日直接交涉,而国联态度因之转化,从此暴日势焰更张。 ———9月26日 思考:蒋介石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态度:愤怒但是寻求国际调解; 原因:攘外必先安内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1933 进犯长城沿线 1933年,日本关东军向长城沿线进犯。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固不能言和; 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 ———1933年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的宣誓会的演讲 关于东亚问题,日本的立场和使命,也许和其他各国的立场和使命有所不同。”“如果中国采取利用其他国家排斥日本、违反东亚和平的措施,或者采取以夷制夷的排外政策,日本就不得不加以反对。”“各国也应该考虑到由满洲事变,上海事变所产生的特殊情况,如果对于中国想采取共同行动,即使在名义上是财政的或技术的援助,必然带有政治意义。 ———《天羽声明》(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在定期记者会上的谈话)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世界各大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