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3542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共32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17558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课件,PPT
  • cover
(课件网)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洋葱被切开时,组织细胞被破坏,释放蒜氨酸酶。蒜氨酸酶和洋葱自身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带有硫磺的气体。当这种气体与眼睛接触后,便会刺激人眼部角膜的神经末梢,于是人体就通过神经系统命令泪腺分泌眼泪,把这种刺激性物质冲走。 无神经系统,不是反射 感受内外刺激 中枢神经系统 做出规律性应答 分析综合 一、反射与反射弧 膀胱内压升高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缩手动作在前、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一、反射与反射弧 缩手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 (脑和脊髓)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手迅速缩回 神经中枢(脊髓) 一、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产生兴奋 分析综合 作出应答 感觉(传入)神经末梢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一、反射与反射弧 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皮肤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肌肉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反射完成的条件: ①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②需要适宜的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刺激 一、反射与反射弧 A B 1.从A处或B处切断,还能完成反射么? 2.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吗?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缩手反射中,兴奋会从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一、反射与反射弧 1.我们被烫到时发生缩手反射中为什么先缩手,后有感觉? 2.体检指尖抽血时你感觉到痛却不缩手,为什么? 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感受器 效应器 高级中枢 低级中枢 较高级中枢 下行传导束 上行传导束 (脊髓) (大脑皮层) 产生感觉 一、反射与反射弧 一切感觉(嗅觉、听觉、味觉、痛觉、渴觉等)都在大脑皮层形成,产生感觉的过程是否属于反射? 不属于 反射弧不完整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感受器被破坏 传出神经被破坏 传入神经被破坏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效应器被破坏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一、反射与反射弧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多为1~6岁儿童。 脊髓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主管运动,后角主管感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下肢软瘫、肌肉肌力减退、严重时肢体疼痛甚至瘫痪。 一、反射与反射弧 一、反射与反射弧 感觉(传入)神经元 中间(联络)神经元 运动(传出)神经元 神经中枢 若针刺“脊灰”患者下肢,是否还能产生感觉? 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前角运动神经元被破坏 “糖丸爷爷”顾方舟(1926-201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研究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他研发的脊灰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人,使中国进入无脊灰时代。1958年,在云南建立猿猴实验站(历时9个月),改名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作为我国脊灰疫苗生产基地。 一、反射与反射弧 给自己一周岁的孩子吃了全中国第一批脊灰疫苗! “人可以饿,猴子是做实验用的,绝不能饿着。” 他把这些副作用还不明确的疫苗首先自己喝了下去! 一、反射与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