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6310

9.2溶解度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918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溶解度,同步,练习,人教,化学,九年级
  • cover
9.2溶解度 一、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溶质析出 B.20℃时,向饱和的糖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则食盐不能溶解 C.3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30克蔗糖,则3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30克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A.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甲的溶质多 B.将t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t1℃时,1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60g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H2O和H2O2,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18:17 B.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此温度下,将24g氯化钾固体溶于5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 C.将3.2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将某镁铝合金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为2g,则该合金的质量可能是20g 4.图1表示甲、乙两种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甲、乙烧杯中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烧杯中乙物质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5% C.从温度上考虑,必须降温至t1℃以下才能将t2℃烧杯中甲的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B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t2℃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70g 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D.将t3℃时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二、选择题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在50g水中放入20g甲物质可形成65g甲的饱和溶液 D.可用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8.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A. B. C. D. 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有关推理: ①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物质,所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②锌粒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25℃时,2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某物质,所以该物质属于易溶物 ④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中一定没有氧气 ⑤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NaCl,所以NaCI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其中正确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区分硬水和软水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比较室温时,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的大小 A.A B.B C.C D.D 1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