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06778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4690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隋朝,统一,灭亡,课件,素材
    (课件网) 《汴河怀古》 唐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歌导入 诗中描述的是哪条河流? 这条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 东 汉 蜀 魏 吴 十 六 国 东 晋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北 周 西 汉 秦 西 晋 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 温故知新 由分裂走向统一 一:隋的统一 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统一 时间 灭掉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陈朝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秦、西晋、隋 历史上结束分裂又实现统一的朝代有哪些? 活动1:通过阅读课本,补充表格内容 (1)措施: 开皇之治 执行 皇 帝 中书省 内史省 吏部 起草 审核 尚书省 民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2)表现: 活动2:阅读P2-4思考,隋文帝是如何治理国家的?效果如何?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一:隋的统一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阅读以下表格,分析隋朝采取措施带来的的效果? 粮仓丰实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2014年申遗成功) 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繁荣 强盛 1.目的: ①直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②根本: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隋炀帝时 中心--洛阳 北端--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 涿郡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 钱塘江 南端--余杭(今杭州) 4.四段: 5.五河: 2.时间: 3.三点: 二:开通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京 杭州 二:开通大运河 概 况 一条 大运河 二长 三点 四段 五河 意义 2000多千米 洛阳,涿郡,余杭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阅读教材P3,补充表格内容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根据以下信息容提示,在你的草稿纸上勾画出隋朝大运河相应的内容。 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修建 北 南 长安 【唯物史观】 二:开通大运河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劳民伤财,徭役繁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一分为二 辩证看待 你如何评价大运河呢? 汴河直进船 —唐李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汴河怀古·其二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②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③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④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大运河的作用(影响): 京杭大运河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今天的大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