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0546

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共28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85695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 1. 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捕食、 种间竞争(河蟹和底栖动物都吃浮游生物)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扁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 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 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讨论: 一定区域 各种生物 集合 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 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     中     种群的   。 1.群落的概念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 3)城北一个水产品市场上待卖的活鸡、活鱼,各种蔬菜以及它们上面所附着的微生物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 √ 科学方法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直接 影响 “J” 形增长 “S”形增长 波动 下降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数量 特征 最基本特征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数量 变化 影响因素 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 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 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 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 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演替 物种组成、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生态位 范围和边界 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科学方法 视角决定问题———以群落和种群研究为例 01 群落的物种组成 (1)作用:是_____ 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_____最重要的因素。 区别不同群落 群落性质 新疆北部针叶林 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新疆云杉 部分物种名录 米槠、木荷、狗脊、芒萁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 物种数目 (2)衡量指标:_____,即群落中_____的多少。 常绿针叶林 苔原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生物种类的数目就越多,群落的结构也就越复杂。 规律:① 随纬度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 ; ② 随海拔降低,物种丰富度逐渐 ; ③ 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 。 升高 升高 降低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米槠 甜槠 木荷 优势种: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见种: 狗脊 芒萁 有一些物种虽然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不大,它们就不占优势。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某草原上有羊草、羽茅、糙隐子草、麻花头等,为了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将草原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研究,两年后的结果如表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4.11 羊草 轻度放牧区 16.50 羊草、糙隐子草 中度放牧区 15.63 糙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13.90 碱蓬 1.分析资料,一个群落的优势种和物种丰富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P23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失去优势,甚至消失。 一、群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