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12750

【精】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1680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答案,专项,课外阅读,第三,下册
  • cover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 一、请阅读诗歌并完成题目。 乞 巧① 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②,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③ 【注释】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 ②碧霄(xiāo):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1.诗中所写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七夕节 C.重阳节 2.与这首诗有关的民间故事是(  ) A.《白蛇传》 B.《孟姜女》 C.《牛郎织女》 D.《梁山伯与祝英台》 3.从诗句的描绘中可以知道,“七夕”的主要习俗有(  ) A.系红丝 B.对月穿针 C.烧香祈福 4.联系诗句,还可以查查资料,写一写: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在乞求什么呢? _____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①珊珊②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③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zhì)与④人。 【注释】①玉颗:玉珠。②珊珊:同“姗姗”,形容桂花缓缓飘落的样子。③露华:露水。④掷(zhì)与:扔给,抛给。 5.这首诗描绘的是 (节日名称)的场景,你是从题目中 、 两个词语看出来的。 6.“会”在字典中有多种意思:①时机;②某些团体;③理解,懂得。“至今不会天中事”中“会”的意思是( )(填序号) 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比作 ,桂花从月亮边散落下来,被露水沾湿后莹润光洁,十分可爱,借花好月圆的美景,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寒食① [唐]韩翃 春城②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③斜。 日暮汉宫④传蜡烛⑤,轻烟散入五侯⑥家。 【注释】①寒食:节日名,清明的前一两天为寒食节。据史籍记载,晋文公火烧森林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春城:春天的长安城。③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⑤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得宠的臣子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⑥五侯:指宦官近臣。 8.从古诗和注释中可以知道,寒食节的习俗是 。 9.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两句,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 10.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禁火,受到皇帝宠爱的臣子却可以得到恩赐的燃烛,诗人这是在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诗人这是在解释不同地方的寒食节有着不同的习俗。 二、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火药的故事 ①火药,顾名思义,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 ②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 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 导弹的助推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 出的成就。火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起到了推动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明之一。 ③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孙思邈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 有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在总结以前炼丹家的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 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适用的配方。总之,火药的发明与传播和孙思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联系上下文,写出“火药”的字面意思。 _____ 2.火药在军事上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思邈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有名的炼丹家。 B.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C.火药的发明阻止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拓展阅读,完成练习。 植物也要睡眠吗 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