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以东北黑土为例 南方小金豆 想看东北大黑土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 一:初识土壤———土壤当中有什么? 矿物质 1 有机质 2 水分 3 空气 4 矿物质45% 有机质5% 水分20%~30% 空气20%~30% 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的体积组成 土壤生物均生活在土壤孔隙之中。 其中有机质的占比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 二:探究土壤 气候与土壤 Q1:影响土壤肥力的物质主要是? Q2:有机质来自于哪些物质? Q3:除土壤本身外,还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单位面积内土地生产量? 有机质 动植物,主要是植物 气候:水、热等 试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形成肥沃黑土的影响因素。 二:探究土壤 气候与土壤 Q4:东北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Q5:东北和湖南,单位时间、土地内哪里的植物生产量更高? Q6:结合东北气候分析有机质产量并不突出的东北如何形成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黑土?(P130) 湖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含量干燥 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植物生长,生产大量有机质,冬天植物枯黄,气候寒冷干燥,微生物活性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大量有机质得以保存在土壤中。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收入—有机质消耗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示意 最终: ①影响土壤形成的速度 ②影响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 气候 (气温+降水) 岩石风化 淋溶和化学反应 生物活力 土壤 (一)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二:探究土壤 试从土壤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Q1:土壤组成占比最大的矿物质主要来源是?有什么用? 提供物质基础 影响理化性质 成土母质 提供 土壤的形成速度 成土母质 影响 (二)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影响 动物:以排泄、分泌物和残体的搬运促进有机残体的转化外,蚯蚓、白蚁还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结构、孔隙度等。 微生物:促进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和腐殖质的合成。 有机质 生物 提供 最活跃的因素 土壤结构 影响 (三)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黑土具有有机质厚度大的特点,观察发现大片黑土都分布在平原,坡度一般不超过2-3度。试分析地形与深厚黑土之间的关系? 较细 较厚 较粗 较薄 除坡顶和坡底的差异,地形还能从哪些方面影响土壤? 地形 水热条件 植被 土壤 高度 坡度 坡向 (四)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有人说,一铲子挖下去的不是几厘米,是数十个世纪,因为一厘米黑土的形成大约需要400年。 (五):时间对土壤的影响 水分 矿物质 有机质 空气 气候 成土母质 时间 地形 生物 土 果 因 土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1:实验物品 外卖盒、常见土壤 、干垃圾、湿垃圾、草木灰各两份。 三:实验探究———自制黑土 探究气温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影响 2:实验步骤 将杯中物品按顺序依次倒入堆肥透明盒中,倒入每一个物品时尽量铺平,在上面喷少量水后盖上盖子密封。 将两个装有土壤的透明盒子,分别放到教室内和教室外,请同学们每10天打开搅拌一次。如果土壤过干可以喷水,两组要一致。 每次打开翻拌时,记录土壤的状态,颜色、质地、内部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变化程度,有条件可用手机拍下来对比。 一:实验探究———自制黑土 探究气温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影响 3:实验观察 观察时间 观察实况 其他备注 1月22日 干湿垃圾开始腐烂,但轮廓依旧清晰可见。 土壤较干,喷水三泵。 一:实验探究———自制黑土 探究气温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影响 4 3 实验时间一个月和三个月对比结果 堆放物质时一个平铺一个成锥体等 2 1 相同的土壤和不同的干湿垃圾比重 运用粒度有明显区别的土壤为对照 生物 时间 地形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