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38564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化学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1-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285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化学性质,实验,基础,化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分层练习) 1.(2023·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生活生产中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盐酸除铁锈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食盐做调味品 D.氧气做食品保护气 【答案】D 【解析】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可以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A相符,不符合题意;B、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相符,不符合题意;C、食盐无毒,有咸味,可用做调味品,故C相符,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易导致食品变质,不能做食品保护气,故D不相符,符合题意;故选:D。 2.(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则考虑物质的用途时只需考虑其性质 C.锌粒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则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也会产生氢气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吸热现象,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出现吸热现象 【答案】C 【解析】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混合物不一定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比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是由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但是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A选项错误;B、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是否经济、使用是否便利、是否污染空气等,B选项错误;C、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C选项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D选项错误。故选:C。 3.(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已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 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 mL盐酸 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 【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0.6g,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200g的水最多溶解0.34g的氢氧化钙,所以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完全溶解,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A错误;B、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此时溶液呈中性,pH=7,则如图所示消耗大于 mL但小于V3mL盐酸,故B错误;C、步骤2中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D、在该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元素质量不变,则有,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D。 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溶液 C. D. 【答案】A 【解析】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常温下不反应,符合题意;B、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不符合题意;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目的和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观察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