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4392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980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期末,答案,试题,物理,考试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运动会拔河比赛现场,我们听到运动员统一的口号声。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人们听到的口号声是否响亮,跟距离运动员的远近有关 D.现场观众的加油声,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噪声 2.如图所示的民族乐器中,其中一种乐器的发声方式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A.唢呐 B.葫芦丝 C.铜锣 D.竹笛 3.下列是一些关于光现象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用“光的折射”来解释 C.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D.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4.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精美如画。下列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露珠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雕逐渐变小 5.能够正确使用仪器是我们中学生必备的技能,关于刻度尺和天平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一定要仔细观察 B.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C.当被测物体末端正对刻度线时,估读值“0”不能省略 D.天平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往右盘增加砝码 6.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突发6.8级地震,造成了当地人员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为扩大地震预报范围,现在的多数智能手机都内置了地震预报APP,让更多的人可以提前收到地震预报。泸定9.5地震发生时,地处眉山的小王提前收到了手机发出的警示预报,显示21s后地震波将会从震源地传到眉山,已知地震波传播的最快速度约7k/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产生的波既含超声波又含次声波 B.地震波可以传递能量但不能传递信息 C.地震波本质上是一种声音 D.眉山到泸定的直线距离约为147km 7.下列对各现象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B.用久了的灯泡,灯丝会变细是因为灯丝升华导致的 C舞台上弥漫的白色烟雾,这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D.“余音绕梁”,说明声音的响度太大 8.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东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一t图象如图示,由图象可知,下列关于0到3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早10s出发 B.10s到20s的过程中,乙处于静止状态 C.10s到20s的过程中,小车乙相对于小车甲向东运动 D.两辆小车在10s到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9.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关于噪声及其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室采用双层玻璃和隔音性能好的建筑材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B.在嘈杂的环境中带上耳塞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C.公路旁安装噪声检测装置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下一次相遇需要用时 A.100s B.200s C.300s D.400s 12.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蝈蝈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照相机远离蝈蝈,增加镜头和像间距离 B.照相机靠近蝈蝈,增加镜头和像间距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