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45436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75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语文,解析,原卷版,试题,期中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上期中测试语文(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蓬”“雁”自比,暗写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而流连忘返的句子是:,。 【答案】(1) (2) (3) (4)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注意“怜、鹤、蓬、阴、堤”的正确写法。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②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_____(不可一世无与伦比)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③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④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不懈( ) ②铸就( ) (2)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 (3)第②句横线处应选择恰当的词语是_____。 (4)请将第④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 【答案】2. ①. xiè ②. zhù 3. “不懈追求”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4. 无与伦比 5. 难道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①不懈———bù xiè,不松懈。     ②铸就———zhù jiù,铸成;造就(常用于比喻)。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阅读语段可知,“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和“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是并列的关系,因此中间不能用逗号,应用分号。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阅读语段可知,这里主要描绘的是什么是“工匠精神”,空白处要填的词语是用来形容“技艺”的,因此应用“无与伦比”。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的转换。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应该在该句前面加上“难道不”,结尾加语气词“吗”即可,即正确的句子为:难道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苏轼,字_____,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4)盖竹柏影也( ) 5.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光空明? 6.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作者与张怀民二人志同道合? 7. 作者自称“闲人”,体现了什么样的心境? 【答案】3. 子瞻 4. ①. 考虑,想到 ②. 共同,一起 ③. 形容水的澄澈 ④. 大概是 5. 把月光比作积水,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把月光中的竹柏影子看成是水中的水藻、水草,衬托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 6.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7.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