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46268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练习题--古诗词诵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315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人教,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 拟行路难(其四) 一、情景默写 1.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 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            ,           ———两句,正如沈德潜所说:“无端而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表达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的思想的两句是“            ,           ———。 4.在《拟行路难》(其四)中,“           ———是诗人想用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           ———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5.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如《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借酒来宽慰自己的句子是“           ———。 6.自古有道“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愁更愁”,《拟行路难》(其四)中也有类似的句子,以表达诗人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即“            ,           ———。 二、课内古诗阅读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诗人是如何围绕诗眼谋篇布局的 2.诗歌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诗人说“人生亦有命”,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一现实,事实是否如此 3.诗歌第七、八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拟行路难(其一) 鲍 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注]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注柏梁:台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建,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凸显四件器物的精妙绝伦,五彩缤纷,先声夺人。 B.五、六两句写出红颜难驻、岁月迟暮,这一人生的悲哀不为美酒、雕琴消解。 C.“裁悲”“减思”体现了诗人对人们的劝慰,即要懂得节制和排遣悲伤。 D.本诗承接处自然妥帖、转折处突兀峭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 2.请简述诗歌最后两句的作用。 客  至 一、情景默写 1.杜甫在《客至》中,描写所居草堂环境幽美、恬淡闲适中略显寂寞的句子是“            ,           ———。 2.《客至》中,描写诗人迎接客人到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句子是“            ,           ———。 3.《客至》中,写诗人盛情招待,终究因为远离街市和家贫的客观原因,致使酒菜欠丰而心怀歉疚的句子是“            ,           ———。 4.《客至》中,把席间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的句子是“            ,           ———。 二、课内古诗阅读 1.“舍南舍北皆春水”中,“皆”字用得很妙,请赏析。 2.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诗人突然撇开客人不提,这样写是否离题 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 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出三峡,在江湘之间漂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了诗人流落湖南的境况,燕子两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