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46954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同步练习(含答案)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408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第二,九年级,化学,上海,教版
  • cover
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图,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A.X是O2,Y是Ca(OH)2溶液 B.X是CO2,Y是Ca(OH)2溶液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CO2,Y是硫酸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混合,其混合物中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2 B.铁和锌的混合物6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为0.2g C.将100mL 50%的某溶液与10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25% D.现有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0g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3.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SO2 B.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Ca(OH)2=CaSO4↓+2NaOH C.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氧化反应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有利于节约成本 4.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若往左盘烧杯中放入0.22gCaO,欲使天平平衡,应往右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0.36g铝 B.0.22gNa2CO3 C.0.22gCa(OH)2 D.0.24g镁 5.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每步气体均吸收完全): 有关上述实验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取装置A中的固体少量到烧杯中,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不一定有气泡产生 B.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 C.点燃尾气,产生淡蓝色火焰,则尾气中一定只有一氧化碳 D.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并且CO2、H2O(气)至少有一种 二、选择题 6.推理、归纳、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泼的金属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活泼的金属 B.离子带电,则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7.在Ca(OH)2 CaCO3转化中所需的M物质可能是 ①氧化物 ②酸 ③盐(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8.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活性炭作除味剂 B.水作冷却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用盐酸除铁锈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如果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金属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 D.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灭火也必须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才能完成 10.下列叙述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稀盐酸溶解鸡蛋壳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D.石蜡熔化 11.下列鉴别实验中关于方法、现象、结论描述存在错误的是 鉴别对象 方法、现象、结论 ①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垢状物少的为硬水 ② 一氧化碳和氢气 分别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一氧化碳 ③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紫红色高锰酸钾试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 ④ 石灰水和食盐水 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水生成的是石灰水 A.仅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仅②③④ D.仅①②④ 12.归纳法是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微粒的认识 B.对常识的认识 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