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同步练习 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显微镜下的视野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光时使用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B.安放玻片时要注意用压片夹压住 C.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D.视野中的黑色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先后调节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A.③② B.③① C.④② D.④① 3.用下列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为25×、物镜40×的显微镜 B.目镜为20×、物镜10×的显微镜 C.目镜为15×、物镜40×的显微镜 D.目镜为10×、物镜8×的显微镜 4.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b”时,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是“d” B.进行探究实验时,实验的结果有时与提出的假设并不一致 C.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D.在生物实验中进行测量,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1次,就能获得可靠的数据 5.下图为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①到视野②应该进行什么操作?( ) A.移动装片 B.调节光圈 C.转动转换器 D.转动粗准焦螺旋 6.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操作流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7.下图是一台光学显微镜的四个镜头,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目镜和物镜是( )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8.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d”字的玻片标本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b B.q C.p D.d 9.下列有关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只有口腔和腋窝两处 B.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只与测量人有关 C.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少误差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接触容器底部 10.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1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清晰图像,调换至高倍镜下观察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正确的操作分别是( ) A.用平面镜,小光圈 B.用平面镜,大光圈 C.用凹面镜,小光圈 D.用凹面镜,大光圈 12.有四台显微镜,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如下,用哪台显微镜观察,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5×, 8× B.10×, 40× C.15×, 10× D.20×, 45× 13.小熊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迎春叶横切标本,看到的物像如下图1。若想将物像调节为图2,他应该进行的正确操作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换用高倍物镜 C.擦拭目镜和物镜 D.换用较大光圈 1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时,当我们转换高倍物镜的时候,显微镜的视野会( ) A.变暗 B.变亮 C.变大 D.不变 15.小刚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选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那么他观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数是( ) A.40倍 B.50倍 C.400倍 D.4000倍 16.光学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较小幅度升降,其作用是(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的角度 C.调节光线的强弱 D.调节图像的清晰度 17.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18.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 A.液泡之右;顺时针 B.液泡之左;逆时针 C.液泡之右;逆时针 D.液泡之左;顺时针 19.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