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59296

12《石钟山记》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83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石钟山记,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第三单元 12石钟山记 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文章,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词法句法现象;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表现的景趣、情趣、理趣融为一体之美。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新课导入】 山会发出声音,也许很多同学不信。但是,在我国确实有这么一座山,能发出声音。它就是石钟山,被称为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苏轼的《石钟山记》,了解一下为什么山会发出声音。 【写作背景】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 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1)石钟山地点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 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2)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 ①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 ②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③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持此说。 ①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②记,游记,一种文体。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二部分: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探明其得名由来的经过。 第三部分:写探明石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