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9462635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评卷(B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76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单元
,
第二
,
评卷
,
历史
,
下册
,
七年级
(2)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人教部编版单元测评卷(B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五朝古都郑州。这表明( ) A.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B.河南历史,底蕴深厚 C.中原文化、皆源于豫 D.古都建筑,世界闻名 2.宋初,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与当地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共同治理地方事务。其目的是( ) A.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B.收归军事指挥权 C.增强地方长官势力 D.分割宰相行政权 3.宋代以武举来选拔武将。但据张希清先生研究,北宋武举共开科取士28榜,取士868人,还不及一榜文举取士之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B.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C.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D.印刷术取得重大突破 4.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5.修建于北末中期的福建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御海潮,又能灌溉农田。这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6.司马光说:“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见,司马光( ) A.肯定变法的积极作用 B.认为变法虽有成效,但总体否定 C.认为变法虽有不足,但总体肯定 D.完全否定了变法 7.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所示历史现象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B.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 C.民族交融的深化 D.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下面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民族 契丹族 汉族 汉族 党项族 时间 10世纪初 960年 1127年 11世纪前期 A.辽、北宋、南宋、西夏 B.南宋、辽、西夏、北宋 C.辽、西夏、北宋、南宋 D.北宋、南宋、辽、西夏 9.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0.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兼并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许多部落。这有利于( ) A.鲜卑族的汉化 B.契丹国的建立 C.党项族的统一 D.女真族的崛起 1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的作品《题临安邸》,这首诗歌描述了( ) A.北宋都城繁华 B.西夏塞外风光 C.金朝迁都中都 D.南宋偏安江南 13.“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为同一。”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发展 B.新的民族产生 C.民族关系对立 D.民族政策开明 14.宋朝的全国总人口突破了一亿,大体是盛唐的两倍。宋朝的粮食亩产量特别是长江流域的亩产量达到了两至三石,也基本是唐代的两倍多。由此可见( ) A.宋朝时生产力有显著进步 B.唐宋的经济部门仅限于农业 C.唐朝重文轻武致粮食减产 D.宋朝粮食增幅低于人口增长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共24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24页)(2025-09-18)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