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64127

【精品解析】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培优卷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4036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培优卷 一、选择题 1.按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答案为:B。 2.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ρ氢气=0.09kg/m3,ρ二氧化碳=1.97kg/m3)。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以●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及气体在密封容器内是无规则排列分析。 【解答】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氢气分子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在密封容器内是无规则排列的,两种气体分子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故选A。 3.(2021八下·黄岩开学考)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模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分子构成成的物质。 【解答】A.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图中有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图中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4.(2023八下·杭州月考)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利用约488万个大气压制成了世界首个金属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是由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氢气和金属氢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C.金属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0 D.金属氢中的原子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各1个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氢气由氢分子构成,金属氢由氢原子构成,氢原子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解答】A.元素只能讲种类不能计个数,A错误; B.氢气由氢分子构成,金属氢由氢原子构成,B错误; C.金属氢为单质,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C正确; D.金属氢由氢原子构成,氢原子中只含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D错误; 故答案为:C 5.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就可以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排列从无序转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解答】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错误; B.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属于物体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正确; C.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排列从无序转为有序,正确; D. 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