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68284

化学沪教版九下课后练习:6.3 物质的溶解性(含答案)

日期:2025-02-1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18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教版,九下,课后,练习,质的
  • cover
6.3 物质的溶解性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图象与对应说法相一致的是(  ) A.向20℃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双氧水 C.向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高温加热一定量的碳和氧化铜 2.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溶质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3.一定温度下,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100 ×100%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5.25℃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6.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45℃时,加热甲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 C.20℃时,往50g水中加入2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D.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1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t1℃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B.将t2℃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析出的晶体比乙多 C.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将t2℃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都会析出晶体 8.如图为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当KNO3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将a2℃时等质量的NaCl与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NaCl大于KNO3 9.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对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的变化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t1℃时,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5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80g溶液 C.如图2滴入水后,饱和溶液变浑浊,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甲 D.将t3℃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10.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溶液中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 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物质溶解度相等 B.将t2℃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c C.t2℃时,a、b、c的饱和溶液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a>b>c D.通过降温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3.根据给出的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表、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KNO3 13.3 31.6 64.0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在80℃时,NaCl的溶解度为   g; (2)在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