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70673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0 简单机械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1859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简单机械
  • cover
专题20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 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有关问题,一般按照以下步骤:(1)确定杠杆的支点的位置;(2)分清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明确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地做出力的示意图;(3)确定每个力的力臂;(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关系式并分析求解。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杠杆类型 杠杆特点 杠杆优点 杠杆缺点 应用 省力杠杆 L1>L2 F1F2 (动力>阻力) 费力 省距离 起重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竿等 等臂杠杆 L1=L2 F1=F2 (动力=阻力)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等 四、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1)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3)特点: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五、滑轮组 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要多移动距离。 3.滑轮组的计算:有几股绳子吊在动滑轮上,拉力就是物体重(包括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不计绳重和摩擦)。 4.公式:F=(G=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h。 注意:组装滑轮组时,吊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为n,若n为奇数时,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若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 六、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等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4.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