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92148

川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初识机器人》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92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初识机器人,教学设计
  • cover
川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初识机器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机器人的定义,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掌握运用互联网知识归纳总结机器人分类应用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看待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机器人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 区分和 梳理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分类和应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学法:观察,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那些年我们看过的动画片,播放“机器人”相关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沉浸体验 2、揭示主题 师:机器人已经从动画中走出,来到我们身边了。 现实中的机器人 PPT总结: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新课题 二、新知识学习 1、新定义 PPT机器人———看动画总结机器人特征 机器人踢球———自动控制程序 机器人跳舞———身体个各种形态 机器人拼魔方———通过传感器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观察动画机器人的动作,从而自己学会提出关键特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 2、分类 PPT展示分类图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整理分类图,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机器人分类应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区分 三、任务探索 分组讨论,分享 特种机器人分类下的不同应用 每组分配一个主题,通过互联网搜索特种机器人分类下的一个应用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搜索,并分享: 1、机器人提供的服务 2、机器人从事什么工作 3、机器人安装了哪些装置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收到,从任务要求入手,梳理信息进行归纳 四、知识扩展 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学生讨论与分享 论题: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通过矛盾点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五、总结 机器人的起源 原则 案例应用 科普: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设计意图或师生互动 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充分了解现实社会的机器人。 作业布置 搜索不同分类下的机器人分别有哪些应用? 与同伴分享一下机器人技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偏理论知识科普,带领学生认识更全面的机器人世界,案例与应用的搭配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同时由于现在关于机器人科普的动画、综艺节目较多,教师需要筛选合适的、更有意义的片段让学生带有辩证思维去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 板书设计 初识机器人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