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4561

【小数-青岛版(六三制)】六下第4单元 比例尺 2 利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案(pdf版)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065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比例尺,距离,教案,实际,图上,利用
  • cover
信息窗 2 利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利用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适用年级:六年级 单位名称:xx小学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论述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相关课程标准论述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 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起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充分 的了解,并且进行客观的分析 教材分析 信息窗二呈现的是一幅山东省地图,上面标有我省主要城市的位置。图上方 标有“鹰少年足球队乘汽车以平均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济南出发到青岛参加 比赛”;图的右下角标出了这幅图的比例尺。通过解决球队到达青岛的时间问题, 引入对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知识的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前 面足球队赛前训练的话题引入,出示情境图,通过读图,让学生认识山东省地图 了解 17 个城市的大体位置。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中信息提出“足球队需要几小 时到达青岛 ”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的方法,教学时,应引导 学生在理解比例尺意义的基础上列出比例,求出实际距离,而不是机械地记忆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解决“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 尺,求实际距离”的实际问题。 2.结合实际情境,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 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学习重难点 探索解决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 运用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探究认识比例尺 2、根据图上的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并进行计算 3、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修改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观了雏鹰少年足球队赛前训练的情况, 他们今天就要出发去济南参加比赛了,大家想一起去吗?怎么去呢? 学生回答,适时引导。 师:教练决定坐汽车去济南,我们首先来看看济南的位置? (课件先出示教材情境图:见图 1) 图 1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红点问题) 预设 1: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预设 2:雏鹰少年足球队大约需要几小时到达青岛? …… 二、合作探索 (一)独立思考,讨论策略 师:怎样解决“雏鹰少年足球队从济南到达青岛时所用的时间?” 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要点) 预设 1:要求所需时间,应利用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预设 2:需要先求出从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 预设 3:要求出实际距离,首先要量出图上距离。 (二)小组合作,尝试解决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想出了办法,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 决。 请学生小组合作,在组内解决问题。 (三)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方法: 预设 1:解:设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为 x厘米。 图上距离 根据 =比例尺,列方程为: 实际距离 4 = 1 x 8000000 X = 32000000 2000000 厘米=320 千米 320÷100=3.2(小时) 师:谁能看懂他的方法?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 学生交流并明确:先量出图上距离是 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 方法求出实际距离,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时间。 预设 2: 4÷ 1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8000000 320÷100=3.2(小时) 师:谁能看懂他的方法?说一说他是怎样做的? 图上距离 学生交流并明确:先量出图上距离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