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95672

12《拿来主义》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7655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拿来主义,课件,47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诵读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01 02 03 04 目 录 1 导入新课 ONE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2.领悟本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品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补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讽刺意味。 2.小组讨论文中精辟的比喻论证,领略说理的力度。 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理清作品的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3.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并学习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一、新课导入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沟通、借鉴、积累、创新,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曾说:文化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今天我们依旧面临着文化冲击与抉择。“如何做”早在上世纪鲁迅先生就告诉了我们答案,直到今天依然适用。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的势力”。 “鲁迅”是他1918 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一)作家及作品 《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取材于当时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921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小说集 散文、散文诗集 杂文集 (一)作家及作品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以短小精悍、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的带有浓烈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特 点 (三)文体知识 杂文: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且介亭杂文》缘起 对事物 或现象的系统看法或主张。 题目“拿来主义”是本文的论题。针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 不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的“拿”是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地“拿”,不亢不卑地“拿”。 用手将某物从较远的地方搬到较近的地方。 拿 来 主 义 四、写作背景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