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时间 第2周 授课专业 章节名称 第一篇 常见症状第五节 呼吸困难 授课学时 1学时 授课层次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1.能解释呼吸困难的定义;2.通过对发病机制的学习,理解不同类型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呼吸困难和伴随症状与疾病的关系技能目标:以病例引导,对呼吸困难进行正确问诊,养成良好的诊断思维过程。素质目标:学会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建立认真负责、救死扶伤的专业思想。 教学重点 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解决办法】:1.对于呼吸困难的定义,采用案例导入法结合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达到让学生能结合临床实际地思考与讨论的同时能够对该症状有较好的理解程度的教学目的。2.对于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以讲授法为主,充分利用PPT的优势,通过适当复习生理学中相关内容,再结合临床图片,让学生理解的同时能够区分并记忆。 教学难点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解决办法】:1.适当回顾相关生理学知识,让学生能回忆起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机制。2.讲授法为主:由教师条理清楚地讲解清楚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特点。3.图表法:总结夜间阵发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让学生方便理解记忆。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涵盖助理医师考试内容,条理清楚,学生易于掌握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及方法:1.讲授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的使用,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图表,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强调重点、讲清难点。2.案例法:利用临床典型案例导入课程内容,并贯穿整个课程,前后呼应,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能容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掌握本节课程重点和难点。3.讨论法:以常见案例为导入点,开展课堂讨论,最终由学生给出答案。4.互动教学:课堂中适当设置一问一答,启发学生思考,增强记忆。 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过程与内容 现场授课部分第五节 呼吸困难导课:男性,68岁,自述“气难喘”1天入院。查体:急性病容,呼吸急促,端坐位,张口呼吸,口唇紫绀,双肺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心率152次/分,未闻及杂音思考:该患者怎么了(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因 机制 一.呼吸困难定义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端坐呼吸、发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呼吸运动并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授课要点】:可以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呼吸困难的定义。同时用一段呼吸困难的视屏,让学生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二.病 因 复习:生理学知识———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疾病 (1).呼吸道阻塞(2).肺疾病(3).胸廓与胸膜疾病(4).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功能障碍2、循环系统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 3、中毒4、血液病5、神经精神因素 思考:上述病因中,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授课要点】:利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通过适当复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该部分讲授内容。用一个启发思考的提问———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回忆该部分主要内容。 三、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临床上常分为三种类型:(1)吸气性呼吸困难 多由喉、气管及支气管狭窄或梗阻引起。 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 ,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2)呼气性呼吸困难 由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所致。 主要特点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常伴有呼气期哮呜音。(3)混合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肺或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所致。 主要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