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00846

项目八 沉淀滴定分析技术(教案)-《药用基础化学技术》同步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5-05-14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2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项目,药用基础化学技术,教育,江苏,教学,同步
  • cover
课 题:项目八 沉淀滴定分析技术 教学目的: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原则,能够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能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 2、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主要应用。 3、熟悉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熟悉沉淀的转化与分步沉淀的条件。 课 型:新授课 课 时: 本章安排4个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原则,能够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能利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的生成及溶解。掌握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主要应用。 教学难点: 难点:熟悉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熟悉沉淀的转化与分步沉淀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项目后的项目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 绪论 课次 2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安排 4 学分 共2分 授课对象 院系、专业:医学专业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药用基础化学技术》,主编:周建庆 ;江苏教育-出卷网-。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每一个项目的开头都有学习目标,然后介绍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其中穿插有例题从而帮助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书中还会有相关的知识拓展,拓宽学生视野,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还配有相关的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最后配有项目检测测试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任务一 沉淀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物质的溶解度只有大小之分,没有在水中绝对不溶解的物质。习惯上把溶解度小于0.001g/100g水的物质称为难溶物。对其中溶解在水中会发生电离的称为难溶电解质。 (一)溶度积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将固体AgCl投入水中,则既有固体表面Ag+和Cl-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水合离子进入溶液的溶解过程;又有溶液中的水合Ag+和Cl-重新回到固体表面的沉淀过程。当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时,体系达到动态平衡,即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严格说为活度幂的乘积。但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不大,一般浓度近似于活度。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换算。换算时要注意单位,溶解度的单位要用mol·L-1表示。 Ksp与S间的换算要满足以下条件的: ① 只适用于离子强度较小,浓度可以代替活度的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 ② 只适用于溶解部分全部电离的难溶强电解质。 ③ 只适用于溶解后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等副反应或副反应程度不大的物质。 (三)溶度积原理 根据溶度积常数,可以判断能否生成沉淀或沉淀是否溶解。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液任意状态时,各离子浓度幂次方的乘积称为离子积,用符号Q表示。 当Q=Ksp是饱和溶液,沉淀溶解达动态平衡; 当QKsp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有沉淀析出。 以上就是溶度积原理,常用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必须注意,有时计算结果Q略大于Ksp,观察不出有沉淀生成。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强度较大,浓度与活度偏差较大,而Q是按浓度计算的。也可能是因为有过饱和现象或沉淀极少肉眼观察不到。只有当溶液中的沉淀物达到1.0×10-5g·mol-1时,人们才能感觉到溶液产生了浑浊现象。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