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00953

主题三 调味工艺 课件(共31张PPT)-《中餐烹调技艺》同步教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5-04-20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289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主题,中餐烹调技艺,教育,凤凰,江苏,教学
  • cover
(课件网) 主题三 调味工艺 味觉及味的种类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味型的分类 烹饪中常见的调味品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复合调味品的制作 单元五 1.调味的原则和方法。 2 . 复合调味品的制作。 主题三 调味工艺 学习重点   味觉又称味感,是某些溶解于水或唾液的化学物质作用于舌面或口腔黏膜上的味蕾所引起的感觉。味觉是一种生理感受,包括广义的味觉和狭义的味觉。   1. 广义味觉   广义味觉也称为综合味觉,是指食物在口腔中,经咀嚼进入消化道后所引起的感觉过程。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一、 味觉的概念 2. 狭义味觉 狭义味觉是指烹调菜肴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或菜肴的汤汁,刺激口腔中的味蕾,经味觉神经达到大脑味觉中枢,再经大脑分析后所产生的味觉印象。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一、 味觉的概念 1. 影响味觉的因素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二、 影响味觉的因素及现象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二、 影响味觉的因素及现象 2. 味觉的几种现象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二、 影响味觉的因素及现象 2. 味觉的几种现象 单元一 味觉及味的种类 二、 影响味觉的因素及现象   调味能使淡而无味的原料获得鲜美的滋味。   1.确定滋味   2.去除异味   3.减轻烈味   4.增加鲜味   5.调和滋味   6.美化色彩 单元二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一、 调味的作用 调味的原则是指在调味的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即要根据原料的性质、食用者的不同口味、季节及菜肴的种类进行操作。 1.调料的投放要恰当、适时、有序 2.根据烹饪原料的性质调味 3.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调味 4.根据食者的口味要求调味 5.根据菜品风味特点进行调味 单元二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二、 调味的原则 调味时因原料、烹调方法、菜肴种类等不同可采用加热前调味、加热过程中调味、加热后调味的方法。 单元二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三、 调味的方法 1.容器的选择 有腐蚀性的调料,应该选择玻璃、陶瓷等耐腐蚀的容器;含挥发性的调料,如花椒、大料等应该密封保存;易发生化学反应的调料,如调料油等油脂性调料,由于在阳光作用下会加速脂肪的氧化,故存放时应避光、密封;易潮解的调料,如盐、糖、味精等应选择密闭容器。 2.环境的选择 保管调味品时环境温度要适宜。 3.方法的选择 不同性质的调味料应该分别保管。 单元二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四、 调味品的使用 4. 调味品的合理摆放 临灶操作时,调味品的放置要符合操作方便、不易混淆、不易污染的原则。 ① 先用的调味品要近放,后用的调味品要远放。 ② 常用的调味品要近放,不常用的调味品要远放。 ③ 液体的调味品要近放,固体的调味品要远放。 ④ 有色的调味品要近放,无色的调味品要远放。 ⑤ 耐热的调味品要近放,不耐热的调味品要远放。 ⑥ 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调味品要间隔放置。 单元二 调味的作用、原则和方法 四、 调味品的使用 单一味也称为基本味、母味。是指只用一种味道的呈味物质调制出的滋味。主要有咸、甜、酸、辣、苦、鲜、香七种味。 单元三 味型的分类 一、 单一味 单元三 味型的分类 一、 单一味 人们在烹调各种菜肴时,很少使用一种调味品,多是几种调味品混合使用,其所形成的滋味为复合味,又称混合味。 单元三 味型的分类 二、 复合味 单元三 味型的分类 二、 复合味 油脂是烹饪中使用最普遍的调味品,同时又是加热原料的介质,兼具调味和传热的作用。 1. 猪油 猪油在烹调中应用较广,炸、炒、熘等都可使用,制作面点使用较多。 2. 花生油 花生油用途很广,是烹制菜点的重要用油。 3. 香油 根据加工方法可分为小磨香油、大糟香油两种。小磨香油是用炒熟后的芝麻制成的,红褐色,香味纯正扑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