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0304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09829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物理,解析,原卷版,试题,期末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分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ρ水=1.0×103kg/m3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数据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70dm B. 中学生跑100米的速度约为10m/s C. 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60g D. 中学生心脏每分钟大约跳70次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1.7m=17dm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约为15s,平均速度约 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60kg,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读数正确的是(  ) A. 4.60cm B. 5min37.5s C. 37℃ D. 27.4g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其示数为 6.6cm-2.0cm=4.6cm 故A错误; B.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分度值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故B正确; C.该温度计分度值是1℃,由温度计的数字(20在上面,30在下面)可以知道,液柱是在0℃以下,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23℃,故C错误; D.天平示数为 20g+5g+2g=27g 故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B.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结论可能不同 C. 地球自转是以太阳为参照物 D. 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故A错误; B.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结论可能不同,这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B正确; C.地球自转是以地轴为参照物,故C错误; 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B。 4.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选D. 5.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8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音色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声音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铃的声音,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正确,不符合题意;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错误,符合题意. 6. 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频率高,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地震、海啸、台风等大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D. 紫外线消毒灯工作时发出紫光,所以人眼可以看到紫外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A.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声波频率高,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故B正确,不符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