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04905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自我评价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85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四,答案,试题,评价,自我
  • cover
第四单元自我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史实中与曹操无关的是 (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D.废汉献帝,称帝洛阳 2.归类整理表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下表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 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 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 C.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局部统一 3.唐朝诗人李白曾作诗描绘中国古代某次战役:“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B.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D.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时间轴。下列关于阶段②的时代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D.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革 5.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震古烁今。下列史实发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有 ( ) ①曹操偷袭乌巢,打败袁绍 ②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以弱胜强 ③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④诸葛亮治理蜀汉,开发西南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佐证曹操功业的是 ( ) A.谁言孟德乌林日,全似本初官渡时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 ) A.西晋 B.西汉 C.东汉 D.东晋 8.西晋统治者吸收曹魏失权的教训,推行州郡解兵措施,裁撤郡国军队,同时封同姓子弟为藩王,并鼓励藩王出镇领兵,以拱卫皇族,导致郡国守备薄弱,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材料所述现象导致的后果是 ( ) A.为内争埋下了伏笔 B.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 C.激化了民族矛盾 D.边疆地区的各民族不断内迁 9.陈琳国在《西晋治世为何昙花一现》中写道:“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下列对西晋“骤灭”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王莽篡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0.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中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它是 ( ) A.东晋 B.前赵 C.前秦 D.南朝 11.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在 ( ) A.东汉 B.东晋 C.曹魏 D.北魏 12.历史记载,南朝宋文帝的大臣到彦之“初以担粪自足”,他的孙子到溉尽管官至吏部尚书,当时人们还讽刺他:“到溉尚有余臭,遂学作贵人。”到溉的这种遭遇,反映出南朝的刘宋政权 ( )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重用人才,不拘一格 C.士族门阀政治盛行 D.政治败坏,内斗不断 13.某书记载:经过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他们已经完全交融在作为统一国家主体部族的汉族里了。这一趋势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还比以前更加兴盛了。这主要反映了 ( ) A.汉族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B.汉族文化较其他各族文化更先进 C.其他各族文化较汉族文化更先进 D.民族交融推动经济文化兴盛 14.《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材料描述的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 ) ①社会安定 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③农业年年丰收 ④人丁兴旺,生活殷实 ⑤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A.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