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不等式 素养目标 1.通过对具体不等关系的分析,感受不等式是刻画数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2.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模型. ◎重点:不等式的概念.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不等式的概念 阅读课本本课时“动脑筋”部分的内容,知道不等式的定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1.某电梯标明“最大载重量1000 kg”.若电梯载重量为x kg,求x的取值范围. 2.举例说出身边的不等关系,并把它用数学式子表示出. 3.揭示概念: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作 . 4.明晰符号:符号“≥”读作“ ”,也可以读作“ ”;符号“≤”读作“ ”,也可以读作“ ”;符号“≠”读作“ ”. 【答案】1.0≤x≤1000. 3.不等式 4.大于或等于 不小于 小于或等于 不大于 不等于 知识点二 列不等式 阅读课本“例题”和“做一做”,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关系,并解决下列问题. 1.列不等式要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大于, 等. 2.将关键词进行符号的转化. “大于”可用 表示;“小于”可用 表示;“不大于”可用 表示;“不小于”可用 表示;“超过”可用 表示. 【答案】1.小于,不小于,不大于,超过 2.> < ≤ ≥ > 对点自测 1.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a是正数;(2)x与y的差比-5小;(3)m除以n的商大于2. 2.300米以下的浅层风速v不超过15米/秒,怎样表示v和15之间的关系 (1)关键词是 ,可以用 符号表示. (2)v和15之间的关系为:v 15. 3.据某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道,今天的最低气温是17 ℃,最高气温是25 ℃,则今天气温t(℃) 的范围是 ( ) A.t<17 B.t>25 C.t=21 D.17≤t≤25 【答案】1.(1)a>0; (2)x-y<-5; (3)>2. 2.(1)不超过 ≤ (2)≤ 3.D 归纳总结 在表示数量关系时,一定要注意“负数”“非负数”“正数”“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不超过”“至多”“至少”“不低于”等关键性词语,只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才能正确列出不等式.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理解概念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1)3>2;(2) x<2x+1;(3)3x2+2x; (4)x=3x-6;(5)a-b ≠c. 2.下列不等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a|>0 B.-x2<0 C.(x+1)2≥0 D.a2>0 3.小林在水果摊上称了2斤苹果,摊主称了几个苹果说:“你看秤,高高的.”如果设苹果的实际质量为x斤,用不等式把这个“高高的”的意思表示出来是 ( ) A.x≤2 B.x≥2 C.x>2 D.x<2 【答案】1.解:(1)(2)(5)是,(3)(4)不是. 2.C 3.C 任务驱动二 不等式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4.不等式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案】4.答:联系:1、都是用符号连接的式子;2、符号的左右两边都是代数式. 区别: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接,表示不等关系;等式是用等号连接,表示相等关系. 任务驱动三 生活中的不等式 5.有如图所示的两种广告牌,其中图1是由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图2是一个矩形,从图形上确定这两个广告牌面积的大小关系,并将这种大小关系用含字母a,b的不等式表示为 . 【答案】5.a2+b2>ab 方法归纳交流 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不等关系 读懂题意,并找出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