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27680

人音版(2019) 高一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4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2019,高一,必修,音乐,鉴赏
  • cover
《独特的民族风》课的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卷网-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科书 高一年级第二单元 独特的民族风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卷网-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及各民族民歌独特的艺术特点,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到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特别是对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的了解和学习,增强学生对维吾尔族历史文化艺术的了解,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体验三首民歌的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在音乐实践中,运用聆听、模唱、体验、学会鉴别三个民族民歌在音阶、调式、节奏、旋律与民族语言的结合方面的不同,掌握该民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歌曲《扎巴依的春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歌曲体现出哪个民族的音乐风格? 【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是目前学生耳熟能详并喜欢的一首歌曲,也是一首带有浓郁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特色的歌曲,用这首歌曲做引课,创设情景境,渲染气氛,拉近本课与学生间的距离,通过老师的设问,让学生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从身边熟悉的音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导今天的课题:独特的民族风。 二、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听赏三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课件一直伴随三首民歌出示问题): 1、三首作品各用什么语言演唱的? 2、三首作品抒发了什么情感? 3、三首作品的歌词揭示了什么样的哲理? 4、三首作品在节奏、旋律、调式等音乐形式要素上,如同体现各自的民族风格的? 【设计意图】: 本节课欣赏的三首民歌,全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在聆听的同时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由学生通过自我研究、探寻,去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去彰显自己的个性,去展示表现自我的方式方法,去体现自我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容许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1、初听《辽阔的草原》,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得出结论: (1)、用蒙古语演唱的。 (2)、歌曲抒发了辽阔草原上蒙古族青年牧民对爱情生活的向往、珍惜和追求,歌曲感情真挚。 (3)、歌词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点题,借喻草原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抒发青年对爱情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心情,表现出惆怅的心情。 (4)、节奏具有自由、舒展、漫长等特点,由于蒙古族人民唱歌时往往听者间有较远的距离 ,并且演唱的场所往往在室外,所以歌唱时气息宽广,旋律开阔悠长、绵延起伏的特色,这与草原特有的地域、地貌环境是分不开的。 (5)、调式采用羽调式,富有西洋小调色彩,使音乐具有了鲜明的草原蒙古族色彩。 2、复听《辽阔的草原》,在复听过程中,提示学生感受民歌的感彩以及节奏调式特征 (6)、学唱,体验蒙古族短调民歌《嘎达梅林》。 (7)、讨论并得出结论: 长调民歌特征:一字多音 短调民歌特征:一字一音 【设计意图】: 这种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层层深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并不断提高,学习的视野与范围不断的拓展,通过聆听、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