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4209

七年级历史《第8课 戊戌变法》学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6次 大小:191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历史,第8课 戊戌变法,学案
  • cover
《第8课 戊戌变法》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 通过对洋 出卷网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重点: 1、 主要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  (2)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     (4)培养人才 三、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洋火:火柴     洋货:从外国进口的货物      洋人:外国人    洋房:指欧美式样的房屋 (一)、“自强”与“求富”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再次见到了列强船坚利炮的厉害,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一部分人开始求变。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失败标志是甲午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4、口号:“师夷长技”;军事上“自强”,经济上“求富” 5、什么是洋务派?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称为“洋务派” 6、“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 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者自救运动。 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到70年代)  ①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1   第一个新式军事工业 ②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产章     1865   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③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6   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   这类军事工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 出卷网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动力。它采用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制约。 (2)创办民用工业  ①原因:A 适应各军工业燃料、材料的需要      B 为了获取利润   ②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1873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个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0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作用: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3)筹划海防 ①背景: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朝鲜,清朝朝野上下基本一致地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②时间: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③三支舰队:北洋、福建、南洋 ④目的: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内一切反抗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侮的责任。 (4)创办新式学堂 ①背景: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 出卷网院,学习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 出卷网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一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限制,内容分为八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因此名为八股文 科举制度:隋代始  1906年止 ②京师同文馆  1862年  第一所新式学堂 ③宗旨 ④作用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2、积极作用 (1) 引进了西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