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43407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四)——《牧歌》欣赏《大漠之夜》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1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9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大漠之夜,欣赏,牧歌,音韵,神州
  • cover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四)》 ———欣赏《大漠之夜》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大漠之夜》是典型的三段曲式。其曲式结构为:引子,呈示段,连接,展开段,间奏,再现段,尾声。此乐曲结构方整,整体合理并清晰。 合唱曲中含有多个小幅度波纹旋律变化与多个大幅度波纹旋律变化。大漠合唱中的小幅度波纹旋律变化主要是通过音符的层层递进,表现缓和的情感,这些段落中通过演唱者的歌唱抒发大漠合唱歌曲中蕴含的情绪,大漠合唱的作曲者通过使用唤醒旋律编曲曲线,以单个音调作为启动支点,让邻近的音调围绕基本音调进行一系列变化,被包围的音调获得了挺杆上的提升。围绕性旋律曲线的使用,能够强化合唱作品的歌唱情感,使整体的曲调旋律,富于变化充满烂漫的遐想。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感受歌曲情绪及情感: 3.了解合唱的艺术形式,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古诗: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漠,聆听大漠中的音乐之声。 (二)初听歌曲 1.作者介绍: 尚德义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被誉为“中国花腔艺术的开拓者”、“中国花腔艺术第一人”。他是国家最高文艺成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著名声乐艺术代表作品有《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祖国永在我心中》、《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火把节的欢乐》、《牧笛》等数十首歌曲。其中有不少作品获得了中宣部、文化部的嘉奖。他的许多作品被作为历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以及文化部等国家级歌唱比赛的规定曲目,并出版了《尚德义合唱作品选》、《尚德义独唱歌曲选》,有14首被收入中国声乐教学曲库,以及全国各种版本的教材歌曲集中。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教授。1932年生,祖籍辽宁。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任教于吉林艺术学院。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目前是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兰州)的教授。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特别在花腔作品及包括合唱在内的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2.介绍混声合唱。 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一般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木声部组成的。 3.介绍大漠 指无边的沙漠。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亦即东亚内陆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脉,北连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抵阴山山脉,两面边缘地带分别被称为漠南漠北。 (三)分段欣赏 《大漠之夜》是典型的三段曲式。其曲式结构为:引子,呈示段,连接,展开段,间奏,再现段,尾声。此乐曲结构方整,整体合理并清晰。 引子:前四小节由钢琴在高音区演奏出的八度音型如夜幕中的叮咚作响的驼铃,给茫茫夜幕增添了肃穆的神圣感与空寂感。 呈示部分:在钢琴伴奏的烘托下,男低声部唱出了模仿骆驼步履的旋律。整个乐段织体主要采用了声部叠入手法,而后半部织体由二声部变为四声部,前后乐句属、主落音的呼应,都加强了呈示部的完整性。 连接段:伴奏声部在原有基础上采用了分解和弦的织体形式,歌词也简略为"啊,骆驼"三个字,这两处微妙的变化,使音乐情景由描绘骆驼行进在沙漠中行进的骆驼转入对骆驼发自内心的赞美。 展开部:第一乐段钢琴伴奏高声部采用了抑扬格式的节奏型,增强音乐内置的动力性,而合唱织体四声部与二声部的巧妙衔接,形成合唱色彩的浓淡变化,加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