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47872

专题04 咏物言志诗-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点衔接(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585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古诗,答案,衔接,知识点,鉴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所选之“物”一定有思想内涵或精神品质等方面的象征意义,所以特别注意诗歌意象中有这方面特殊含义的意象)。 2. 标志:①直接以物象名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③“某物吟”。 3. 常用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托物言志。 ①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或寓高尚的节操、品质,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象征意义; ②寄托作者的什么志向。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①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②素娥③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④。 注释:①征雁:远飞的大雁。②青女:神话中的霜神。③素娥:嫦娥的别称,传说中嫦娥是住在月亮上面的。④婵娟:美丽娇柔的样子。 1.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诗人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_____的夜景。 2.本诗表现了诗人对_____的赞赏,并以此衬托诗人在浑浊的现实环境里_____、_____的深切愿望。(作出评价能力训练) 3.诗题为“霜月”,作者却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_____”和“_____”,用“_____”“_____”来象征霜和月的美好品质。 4.请你根据诗歌创设的意境,展开想象,具体描绘一下“百尺楼高水接天”的景色。(创意应用能力训练) _____ (2022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提升能力。 钱塘湖①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②云脚低③。 几处早莺④争暖树⑤,谁家新燕⑥啄春泥。 乱花⑦渐欲迷人眼⑧,浅草⑨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⑩,绿杨阴里白沙堤⑾。 【注释】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②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③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④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⑤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⑥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⑦乱花:纷繁的花。⑧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⑨浅草:浅浅的青草。⑩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⑾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5.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_____。 6.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__。 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 9.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 _____ (2021春·六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我能行。 湖上寓居杂咏① [宋]姜夔 苑墙曲曲柳冥冥②,人静山空见一灯。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 注①宁宗庆元二、三年之间(1196———1197),诗人定居杭州,居西湖上孤山西泠。六年,作《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本诗是第九首。②冥冥:昏暗的样子。 10.诗歌一、二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_____ 11.第三句写出荷叶怎样的特点? _____ (2021秋·全国·六年级小升初模拟)读古诗,完成各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此诗的作者是_____,这是一首(填序号)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1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