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54186

教鄂教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地表形态的变化分课节练习辅导(共41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583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鄂,41张,辅导,练习,课节,变化
  • cover
(课件网) 。 第二单元分课节练习辅导 4地表流水的力量 。 1. 水在地球上不断地循环,产生了 雨 、雪 等天气现象。降雨、降雪和冰雪融化等都可以在地表形成 流水 。 2. 流水 、海水 、风力 和冰川等自然力量对地表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常见的地表形态有: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和平原。 4.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 、岩溶地貌, 峡谷 等地表形态。 。 5、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 三角洲 、冲积平原 、冲积扇和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6. 在河流上游,水的流速通常很快,中游 较快 ,而到了下游水的流速逐渐变得 缓慢 。 7.在河流上游,河床的堆积物主要是 大石头 .中游则是小石块,下游大多是一些 泥沙 。 8.一般的河流都是上游以 侵蚀 为主,下游以 堆积 为主;在同一河流段也可能出现侵蚀、搬运和堆积同时进行的情况。 。 1.下列不属于地表流水的是( )①河水 ②泉水 ③瀑布 ④池水 2.下列地形中,海拔较低、有连绵不断的低矮山头的是( ) ①山地 ②丘陵 ③高原 ④冰川 3.( )主要属于盆地地形。 ①内蒙古 ②西藏 ③吐鲁番 ④台湾 4.模拟降雨对山坡作用的实验中,( )时水土流失较少。 ①降雨量大 ②地形坡度较陡 ③土地松软 ④地形坡度较缓 5.下列关于地表形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①.降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 ②.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有一个时间过程 ③.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表形态 ④.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多种自然现象有关 ④ ② ③ ④ ① 。 1.借助波浪、洋流、潮汐等运动,海水在海洋中持续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 2.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是东高西低,呈梯级状。 ( ) 3.长江、黄河都起源于青藏高原。( ) 4.通常情况下,流过地表的雨水会带走土地中的小的颗粒物。( ) 5.雪水熔化不属于地表流水。( ) 6.无数条水流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河流。( ) 7.将有棱角的小砖块和沙子混合,加入适量的水使劲摇动一会儿,模拟河流侵蚀现象。小砖块外形没有变化。( ) 8.在月球的背面有许多的大坑,是陨石砸出来的。地球表面也有许多陨石坑。( ) × × √ √ × √ × √ 。 水力侵蚀 水力搬运 水力堆积 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连线 。 地形名称 地形特征 地形简图 平原 四周较高,中间较低,整 个地形像一个大盆 高原 边缘有峭壁,但顶面比较平 缓,面积较大,海拔较高 山地 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较低 丘陵 山坡陡峻,山顶高耸,海拔较高 盆地 海拔较低,地面低平宽广,起伏不大 。 实验内容 流水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实验材料 沙子、泥土、水、洒水壶(大小各一) 实验过程 1.用沙子和泥土堆成一个土堆。 2.用不同"降雨量"冲刷土堆。 3.用相同"降雨量"冲刷不同坡度的土堆。 实验现象 “降雨量”不同时 1.土堆高度变化: 变低 。 2.周边堆积情况变化:堆积的泥土和沙子更多。 “降雨量”相同时 土堆不同坡度的斜面变化 土堆顶部水土流失比较多;土堆底部水土流失比较少 。 分析与观点 通过模拟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我们认为流水 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流水会对地表产生冲刷和堆积作用。 。 5 地球的内部结构 。 说一说这四幅图分别是地表发生的什么现象。 并推测地球内部结构。 岩石组成的山体 地热引起地表水温升高 火山喷发 石油钻井平台天然气在燃烧 地球内部可能是由岩石构成的,温度很高,存在岩浆等物质,有大量气体和其他物质。 。 在不剖开物体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内部结构?课文里是怎样做的? 1.用强光照射鸡蛋,发现鸡蛋各部分透明程度不同。 2.摇晃鸡蛋听声音,轻轻敲击鸡蛋听声音。 3.用吸管“钻探”地球模型来判断地球的大致结构。 。 地质学家是怎样寻找证据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