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素养目标 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结合实际操作,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结合秒表的使用过程,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 4.在理解基础上,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方法。 ◎重点: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掌握秒表的读数方法。 【预习导学】 如图,左、右两幅图中各有一个中心圆。 【问题】你感觉哪幅图中的中心圆大呢 动手测一测,结论和你的感觉相同吗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 m 1 dm= m 1 cm= m 1 mm= m 1 μm= m 1 nm= m 2.刻度尺的使用 (1)认识刻度尺 ①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上面刻度尺的量程是 。 ②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上面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使用刻度尺 ①放:使刻度尺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②看:刻度尺 的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 。 ③读: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 ;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 。 ·学习小助手·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可以用其他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如图。 对点自测 1.如图所示,铅笔长为 cm。 (3)误差: ①概念: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可减少这种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精确;测量方法不够完美。 ③错误和误差的区别:误差可以减小,不能消除。错误是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可以消除。 对点自测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知识点一 1.103 10-1 10-2 10-3 10-6 10-9 2.(1)①0~5 cm ②0.1 cm (2)①有刻度 ②“0”刻度线 垂直 ③下一位 单位 对点自测 1.5.35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对点自测 2.D 知识点2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 min= s 1 h= min= s 2.机械秒表的读数 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 (1)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经历的时间是 min,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min。 (2)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经历的时间是 s,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s。 (3)机械秒表读数:小表盘指针对应的刻度值+大表盘指针对应的刻度值 对点自测 3.如图所示的机械秒表的计数是 s。 【答案】知识点二 1.60 60 3600 2.(1)15 0.5 (2)30 0.1 对点自测 3.190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1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在使用刻度尺时, 一边需要紧靠被测物体,不能歪斜;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 (2)在使用刻度尺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要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若零刻度线磨损,可以用其他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 (3)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据此分析,下面正确的是 。 (4)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据此分析,己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长度是 cm。 【答案】驱动一 (1)有刻度的 乙 (2)丙 (3)正对 己 (4)0.1 1.30 任务驱动2秒表的读数 (1)知道:小圈单位是分钟(min);大圈单位是秒钟(s)。 (2)观察:小圈分针在“××”和“××+1”分钟之间时,读“××”分(min);大圈读数比30 s大、还是比30 s小,取决于小圈(小圈过了“××”和“××+1”之间2个小格的1个后,读比30 s大的,否则读比30 s小的)。 (3)记录:最后结果=小圈对应的分+大圈对应的秒。 (4)练一练,如图所示: ①在小表盘上,指针在“3”和“4”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min; ②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刻度40.5(10.5)位置处,由于小表盘中指针偏过“3”和“4”之间的一半,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s; ③秒表的读数为 s。 【答案】驱动二 (4)①3 ②40.5 ③220.5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