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58021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20张)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82099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1,2023-2024,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知识体系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创新思维的含义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创新思维的特征 发散思维的方法 聚合思维的方法 与功能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逆向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联想思维的含义 联想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意义 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的特征 逆向思维的作用 综合探究 结合社会实践 勇于开拓创新 第13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1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超前思维的含义 01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探究与分享 ①诸葛亮通过对时局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从而认识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发展态势。 ②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进而推理得出“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进而推理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③诸葛亮还运用推理和想象为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1. 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从客体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2. 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3. 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1)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2)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3)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 治未病”; 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下好先手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灰犀牛”事件的启示 “灰犀牛” 一般是指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当人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时,往往会忽视很多小的风险。但是,当众多小问题积累至临界点,就会引爆灾难。 探究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超前思维本质的理解。 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要有超前意识,要有远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4. 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1)超前思维的本质: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2)超前意识: 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3)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4)作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