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科学阶段性练习 选择题(1-25为单选,26-30为多选)每题两分。 红眼病传染性很强,为预防红眼病,我们应该做到( )。 出门戴口罩 B. 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 C. 多眨眼 我们看到一朵花时,神经系统完成的活动过程是( ),这样帮助我们形成认知。 花反射光进入眼睛→影像刺激产生视觉信号 →视神经→大脑 花反射光进入眼睛→大脑→视神经 → 影像刺激产生视觉信号 花反射光进入眼睛→视神经→影像刺激产生视觉信号 →大脑 近视的原因是因为不健康的用眼方式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使( )过度变厚,从而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 B. 视网膜 C. 视神经 要模拟近视形成的实验中,用( )组合来代表眼球。 蜡烛和凸透镜 B. 凸透镜和纸屏 C. 蜡烛和纸屏 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 凸透镜 B. 平面镜 C. 凹透镜 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起到的作用是( )。 A. 传递声音 B. 手机声音 C. 振动 7.李华感冒了,他感觉吃饭不香,对香气的反应也没有健康时敏感了,这是因为( )。 A. 产生了嗅觉疲劳 B嗅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C.感冒引起鼻塞后导致嗅觉暂时失灵了 8.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大蒜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治病。医生告诉我们,嚼大蒜能消灭口腔中的病菌。吃过大蒜,旁人会国到一股“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是因为( )。 A.嗅觉细胞这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 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 9. 蒙上眼睛嗅柠檬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 苹果味 B.柠檬味 C.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10.公安部门利用警犬破案,主要是利用狗的( )。 A. 传敏捷的动作 B. 发达的味觉 C. 敏感的嗅觉 11.盲人阅读盲文利用的是( )。 A. 嗅觉 B. 听觉 C. 味觉 12.“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13下列植物中属于草本植物又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莲藕 B.柳树 C.玉米 D.小麦 14.某同学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把水稻、小麦、玉米归为一类,把大豆、花生、南瓜归为一类,他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 A.单子叶和双子叶 B.有无种子 C.有无根 D.有无茎叶 15.每年青蛙都要冬眠,导致青蛙冬眠的原因主要是( )。 A.温度的变化 B.降水量的减少 C.空气质量的降低 16.为减少大气污染,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B.把工厂烟囱建得更高一点 C.防止树叶乱飞,可聚集后焚烧 D.使用煤炉取暖 17.近年来,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改善雾霾天气,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提倡用煤作燃料 B.多骑自行车出行 C.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过年燃放烟花爆竹 18.关于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②给植物分类前必须正确掌握每种植物的特征 ③给植物分类是认识植物的重要方法 ④给植物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技能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说明可以听到蛙声一片的环境特点是( )。 A.初春有水 B.夏季有水 C.秋季无水 D.冬季无水 2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行为变化的是( )。 A.大雨过后,蚯蚓从士壤中爬到路面 B.蜜蜂跳"8”字舞 C.肺鱼在缺水的季节把自己裹在泥土里 D.久旱后蝗虫成灾 21.植物分类的标准很多,如根据是否有种子进行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有种子的植物是( ) A.肾蕨 B.葫芦藓 C.荔枝 D.海带 22.某市公交车已经实现全电动化,市民也尽量绿色出行,这样有助于减少什么? A.大气污染 B.噪音污染 C.水污染 D.光污染 23.下列动物中,会冬眠的是( ) A.猫 B.狗 C.兔子 D.蛇 24.下列动物特征,不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