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62047

4.1被动运输(共36张PPT)-高一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8073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上册,必修,2019,人教,课件,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 本节聚焦 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说明什么 两种被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渗透作用 半透膜:水分子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学生活动1:回忆初中物理所学的“扩散”现象 扩散: 指溶质从高浓度→低浓度 的运动。 如花香的飘散; 蔗糖的溶解;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概念: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①半透膜 ②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渗透作用需要的条件 2.水分子运输方向 (一)渗透作用 物质的量浓度 顺浓度梯度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渗透作用 玻璃纸(半透膜) 清水 半透膜 蔗糖分子 水分子 蔗糖溶液 讨论1.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水分子进入漏斗>水分子出漏斗 讨论2.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 如果漏斗管足够长,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会加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液面将不再上升。 讨论3.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还会出现原来的 现象吗? 不会,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半透膜 讨论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结果会怎样?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的水分子数 = 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不会升高。 浓度差 讨论5.该装置中液面高度稳定时,烧杯和漏斗中溶液的 浓度相等吗?水分子在运动吗? 漏斗中因为有蔗糖分子,因此液面高度稳定时, 漏斗中溶液浓度>烧杯中溶液浓度。 水分子进出平衡。 讨论6.下列装置中两侧液面高度如何变化? 液面不变 右侧液面升高 思 考 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外有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S1和S2,实验起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B.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C.渗透平衡时无物质透过半透膜 D.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则 渗透平衡时液面差更大 C 玻璃纸(半透膜) 清水 半透膜 蔗糖分子 水分子 蔗糖溶液 半透膜:细胞膜 内侧: 细胞质 外侧: 外界溶液 类比推理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二)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二)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清水中 0.9%NaCl溶液 19%的NaCl溶液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水分进出动态平衡 --吸水膨胀 --失水皱缩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腌黄瓜 (细胞失水) 蔬菜置于清水中 (细胞吸水) 烧苗现象 (细胞失水导致)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中央液泡的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细胞大小 0.3 g/mL蔗糖溶液 清水 变小 原生质层与 细胞壁发生分离 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恢复 原来位置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复原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表达交流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细胞壁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 内因: 细胞渗透失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的概念: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 问1:对材料有哪些要求? 思 考 液泡有颜色、成熟植物活细胞 问2:能否利用该实验判断细胞的死活? 发生质壁分离 不发生质壁分离 (死细胞) 待测细胞+蔗糖溶液-- (活细胞) 思 考 问3:如何利用该实验比较溶液浓度的大小? www.themegaller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