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63971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课件(共29张PPT)- 《旅游目的地管理(第二版)》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5-04-25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504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等教育,教学,同步,旅游目的地管理(第二版),第三章,旅游
  • cover
(课件网) 《旅游目的地管理(第二版)》 目录 第一章 旅游目的地导论 第二章 地方理论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第四章 旅游目的地开发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六章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旅游目的地节事活动管理 第八章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 第四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一、 竞争力竞争力(Competition)一词具有明确而直观的含义,按照《简明牛津词典》的注释,就是指努力争取在某一素质方面做到优越。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 其代表是李嘉图(Ricardo David) 的比较优势理论和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I)的聚集优势理论。真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者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主要包括产业组织学派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论、竞争动力学理论以及国际竞争力理论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力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对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多数是针对不同竞争主体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一)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研究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为代表的两种观点。WEF强调竞争力是一国经济增长影响国民财富的能力,认为若一国(地区)的制度和政府政策有助于促进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则该国(地区)的竞争力就强。因此,WEF在计算竞争力排名时,软指标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研究成果《全球竞争报告》中往往是那些经济总体实力并不是最强,但是制度灵活、经济活跃的国家(地区)排在前面,如新加坡、中国香港、瑞士等。IMD则注重一个国家(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即各国(地区)目前创造财富的能力,并将其作为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标准,相对来说它更倾向于存量概念的范畴。(二)产业竞争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产业竞争力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逐步形成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方法,即所谓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三)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理论包括动态能力论、制度论、网络分析论和知识论,它们都比较重视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分析。近年来,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热点已经转移到核心竞争力上面。如: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r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一文中,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中的累积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集成多种技术流派的学习能力,它是组织内部知识的汇总,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的汇总”。二、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涵义国外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的界定来自于一般竞争力,但与一般竞争力概念又有一些不同。皮尔斯(Pearce)从目的地开发角度,把目的地竞争力描述为:目的地在一个规划框架内,在不同目的地之间,对各个目的地特征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的技术和方法。哈桑(Hassan)从市场角度把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定义为一个目的地维持在旅游市场上相对于竞争对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