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86556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 (共21张PPT)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693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张,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选必一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 商鞅变法:背景+目的+内容+实质+影响 经济:发展农耕,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基 政治:打破奴隶主贵族时期特权,发展官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社会:强化对基层民众管理与统治,有利于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前期和后期的内容+实质+作用+实质②均田制:概念+评价 ③三长制:概念+评价④租调制:概念 3. 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目的+基本原则+内容(富国之法和强兵之法)+影响+实质 ②青苗法评价③募役法评价 4. 明朝张居正改革: ①时间+内容+影响+实质②一条鞭法:概念+评价 5. 戊戌变法:背景+开始的标志+失败原因+影响+实质 6. 清末新政:时间+影响+实质 7. 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8.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①时间+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②“一五计划”:时间+核心内容 ③三大改造:时间+实质 9.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后 ①两次三中全会:名称+时间+内容 ②农村改革内容 ③城市改革的中心是国企改革。 ④所有制改革内容 ⑤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到……再到……) 10.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1改革启示 12.改革家具备的精神品质 选必一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德法之争、礼法合一、约律合流 第8课 从德法之争到礼法合一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时空观念 法律与教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礼法结合 《禹刑》 夏 《汤刑》 商 《九刑》 西周 以法治国 秦律 秦朝 《九章律》引经决狱 引经注律 汉 律令儒家化 以经注律 魏晋 《唐律疏议》礼法结合 唐 习惯法 →成文法 春秋战国 法律 教化 宗法礼制 “敬天保民” 德治与法治之争 汉:沿袭秦律礼法开始结合 魏晋:律令儒家化 唐:礼法结合的典范 约律合流 《宋刑律》 宋元明清 律例合编 《大清律例》 礼法之争 礼法合一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课标要求 重点: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争端,汉朝开始德治与法治融合的重要过程; 难点:《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其为中华法系代表的原因;礼制的发展和乡约的变化; 学习目标 基层教化乡约 重视家训 壹 ———先秦时期的德治和法治 德法之争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泽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左传·昭公六年》 子产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法治 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叔向 德治 2.春秋时期:第一次德法之争 子产铸刑书 子产“铸刑书”引发了辩论,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材料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三代的刑法)之兴,皆叔世(乱世)也。 ———《左传·昭公六年》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夏 《禹刑》 《汤刑》 《九刑》 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商 西周 材料1: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记·曲礼上》 材料3: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习惯法、秘密法 法治思想的渊源 1.德治与法治的起源(夏商西周时期) 德治思想的渊源 德治VS法治 史料:子产与叔向之辩 (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