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97647

10《项链》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493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模块,基础,语文,中职,高教
  • cover
(课件网) 阅读与欣赏 La Parure 项链 ———莫泊桑 文学常识 WENXUECHANGSHI ONE ONE ONE ONE 01 -《项链》 作者简介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1893) 写作背景 小说发表于1884年。19世纪的法国社会贫富悬殊。上层社会弥漫着奢侈、虚荣、享乐的风气。一些小市民身处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备受资产阶级风气的熏染,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对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怀有无限羡慕之情。他们拼命追求物质享受,以跻身于上流社会为荣。路瓦栽夫人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作家把那群郁郁不得志的小资产阶级醉心于虚荣浮华的共性,凝聚在这个小职员妻子富有个性的形象里。 TWO TWO TWO TWO 内容探究 NEIRONGTANJIU 02 -《项链》 c 划分故事的情节结构,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段意。 贯穿情节的线索是什么?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项链》 人 物 简 况 夜 会 消 息 借 项 链 失 项 链 赔 项 链 还债务 明真相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再发展 新高潮 结局 对 比 线索:项链 c 课文探究 1.玛蒂尔德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什么? 哪些情节突出地表现她这种性格? 2.十年后她“变”了没有?这对表现人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课文探究 1.玛蒂尔德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哪些情节突出地表现她这种性格? 她性格特征的主要方面是爱慕虚荣、贪图享乐。 主要表现:①第一节,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七个“梦想”)。②第二节,写她得到请柬后的忧愁。③第三节,借项链过程中的感情变化。④第四节,夜会上的成功(四个“陶醉”)。 课文探究 2.十年后她“变”了没有?这对表现人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说她变了,是相貌变了。十年的劳苦生活,使她由“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一个“平民妇人”。 说她没变,是性格没变。十年的艰辛,并未使她成为一个有觉悟的妇女,当她想起当年那个舞会,依然陶醉其中,麻木不悟。 -《项链》 “项链是假的”实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对此,小说作了哪些铺垫? 课文探究 -《项链》 -《项链》 “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的爽快;为赔项链而去买项链时,珠宝商说只卖过盒子,未出售项链;“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看看。 课文探究 小说是怎样解释玛蒂尔德悲剧原因的? 小说最后这一“偶然性”结局也有其必然性因素,那么造成这一偶然性结果的必然性因素有哪些? -《项链》 小说是怎样解释玛蒂尔德悲剧原因的? 作者的解释:“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说最后这一“偶然性”结局也有其必然性因素,那么造成这一偶然性结果的必然性因素有哪些? 主人公悲剧的原因: 1.内因: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是人物悲剧的根源。 2.外因: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资产阶级享乐风气的熏染,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态度,造就了她的享乐思想和虚荣心。因此,她的悲剧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造成的。 玛蒂尔德的形象有哪些可取之处? 她毕竟不同于那些混迹于交际场所、道德败坏的资产阶级妇女。她性格刚强,讲究信誉,真诚不欺,恪守着小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她在生活的沉重打击下,没有堕落,而是“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用自己的劳动来偿还那笔可怕的债务。作者如实地表现了她性格中较好的一面。 -《项链》 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