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8553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表格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65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学,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高二
  • cover
第2章 人与环境 第 2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年级 高二年级 授课时间 1 课时 课题 第 2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第一节标题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章引言紧密呼应。本节内容分 两个主题展开:一个是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另 一个是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本节以学生熟悉的旅游经验为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人类活动是否一定会破坏环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既发展经济又 不破坏环境。由此引导学生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紧 密而复杂的关系,展开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教材引入生态足迹的概念, 是为了形象地表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同 时产生向地球排放的废物。生态足迹值越大,意味着占用了更多的资 源、排放了更多的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就越大。教材设计了 非常形象的生态足迹示意图,揭示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可以 更直观、更深人地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接着, 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对“世界人口动态 ”“ 生态超载"“ 大 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以及“我国生态赤字 ”等资料的分析,探讨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理解人口、资源与环 境的关系 ;同时了解我国人口基数大、生态赤字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巨 大压力,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本节让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反驳冶炼厂方面的 观点,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基于证据和逻辑、抓住事物本质 及相互关系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足迹,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认同应处理好人口增长 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应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3.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建议或行动计划。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 (1)分析生态足迹。 (2)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 教学过程 教学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 课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大规模“ 围湖造田 ”导致滇池附近的标准农田和 居民用地不断改造, 工矿企业不断涌现。滇池由“高原明珠 ””走向“臭水 池。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从滇池的实例思考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 2、滇池复生启示我们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 学生观看视频, 探究思考并回答相 应问题。尝试对人 类活动与生态环境 的关系进行讨论。 创 设 情 境 , 引 导学生从人口、资 源、环境和发展几 方面综合考虑可持 续发展的问题,导 人新课。 新 课 教 学 、 人 口 增 长 【生态足迹】 学生阅读书本,说出生态足迹的概念、换算方式、内容与特点。 (1)概念: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维持某 人口单位 (一个人、一个城市、 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 生产资源 和 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 的面积 。 阅读资料,小组讨 与 生 态 足 迹 (2)换算: 教师介绍中国生态足迹的情况。 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并回答: 生态足迹主要由耕 地足造、草地足迹、 林地足造、渔业用 地足迹、建设用地 足和碳足迹组成。 根据老师的介绍, 学 生 分 析 并 回 答:20世纪 70年代, 全球出现生态赤字 《从盈余到赤字), 并且赤字规模有扩 大的趋势。可能的 原因有:随着人口 的增长和经济的发 展, 自然资源的消 耗量增加等。 学生讨论, 降低生 态足迹的方法。转 变生产方式,如推 (3)内容: 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CO2 所 需的森林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