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599459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61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 13 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1. 了解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 推动力 ,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 ,力争做 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素养目标 :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干预国家经济的措施 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 他是唯一 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一位“拯救资本主义世界 ”的美国总统 ; 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整体感知学习内容:一、从繁荣到危机;二、罗斯 福新政 第一篇章空前繁荣 危机暗藏 ———从繁荣到危机 1.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 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2.阅读材料,审视“繁荣 ”的真相 视角 1:1920-1929 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 视角 2: 1929 年的美国,大约 60%的家具和 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 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 10%至 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视角 3:如果我们坐下静止不动的话,我们 4/5 的烦恼都会消失,首要的是简洁。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利用图片、数据、文字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 的能力) 3.导火索———美国股市崩盘 4.经济大危机的表现:股市崩盘、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过剩、对外 贸易停滞,各国贸易战、关税战。 5.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分析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材料 1: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 1929 年持续到 1933 年,长达 4 年之久。 材料 2:受危机波及到的范围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 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 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 36%,失业工人 3000 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 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提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 6.探究经济大危机的根源 面对经济大危机,资本家做法资本家不惜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 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思考: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 故意大量销毁产品? ” 提示: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暴露了资本家的唯利 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 对过剩 。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过渡: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采用分期付款刺激消费,但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提高, 这是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的“虚假繁荣 ”。生产相对过剩,与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潜伏 着巨大的危机。 7.合作探究: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材料一:1930.3.6,美国 125 万失业工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 英国工人阶级不断掀起示威游行和罢工,甚至发生水兵暴动。 ——— 《世界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