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02317

人教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6课 花花衣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7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美术,二年级,上册,6课,花衣
  • cover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花花衣》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花花衣》是人民教育-出卷网-二年级上册的第六课,本课是一节运用画、塑、剪、贴等方法,对废旧生活用品进行再美化的“设计·应用”课程,主要内容是如何合理选用合适媒材及使用多种方法,装饰一个废旧的物品,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装饰环境的作品。旨在提高学生“因势造型”创新形象的能力和立体塑型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生活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教材特别展示了“可以穿‘花花衣’的物品”和作为欣赏的陕西民间美术作品《马勺脸谱》,并示范了“画、塑、剪、贴”的方法和“1.在瓶子四周塑上彩泥;2.用牙签定出图案位置;3.粘上不同形状的材料,做出有趣的图案”的步骤。 本课和第三课《装饰自己的名字》 、第四课《彩泥世界快乐多》、第五课《奇妙的电话机》、第七课《对折剪纸》、第八课《对印的图形》可以视为一个依托“造型·表现”的基础知识。贴近学生生活的“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交叉进行的小单元。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尝试在造型表现创作中注意设计,在设计应用创作中不忘造型。这六课既属于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跟随的课程,又是“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持的单元。 学情分析 小学低段学生,在造型设计方面的思维还比较薄弱,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在对新的形式的美术形式特别好奇和感兴趣。对于“设计·应用”领域,应逐步要求学生对新的美术形式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生活中的应用,到整个物品的最终呈现,来表达自己对设计出的物品的认识和感受。 根据本节课教材分析,虽然是“设计·应用”课,但学习也需从文化背景、设计理念、生活应用、设计表演等方面入手,设计作品要基于较强的表现能力。从作品的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由表现形式到寓意理解,达到精神升华,实现由外而内的艺术内化过程。并创新实践同时发表个人感受,初步具备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 “因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培养儿童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绘画或利用彩泥等材料对废瓶的塑造,提高儿童的立体塑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通过对废瓶的巧妙利用,鼓励儿童的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教学思路 美术教学强调“像艺术家一样创作”,教学重难点就是解决“构思”(内容+创造性思维)和“创作”(形式+美术技能)两大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发现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材料.通过欣赏陕西的马勺脸谱,进一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探究体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出多种美化物品的方式,并结合相应的学生作品启发灵感,学会根据物品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美化。最后分析自己准备的物品材料,学会融会贯通的方法,能对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概括、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体验美化物品、美化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提高立体塑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 美和创造美。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构思与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废旧瓶子、彩塑工具、制作完成的彩瓶等。 学生: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的废旧瓶子、彩塑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宣布上课、师生致礼、检查人数、安定秩序。 (设计意图: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引导阶段 1.多媒体屏幕展示“美”字。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这个字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学生齐读并回答。 2.教师谈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