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05130

1 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84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京,春节,第一,课时,格式,教案
  • cover
单元 第1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北京的春节》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充满浓郁民俗特色的文章,选自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时间为顺序,细腻地描绘了老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教材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节日的氛围,同时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街头巷尾,感受着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文化内涵,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体会作者情感、分析写作技巧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处于小学阶段,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阅读和理解文本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此外,对于文章所描绘的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学生可能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难以完全理解。 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 ★★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 ★★★ 3.能分清文章详略。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 难点:能分清文章详略。 核心问题 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生答:春节。 教师:同学们,听喜庆的音乐响起来;看,红红的狮子舞起来……听着喜庆的音乐,看着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大声地告诉我,这是什么节日? 教师巧妙地通过喜庆的音乐和生动的狮子舞画面,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这一教学环节不仅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节日氛围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节日的热闹与喜庆,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研读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问题。 2.(1)生读词语。 学生观察词语夜店。 (3)生读词语解释。 3.(1)生读作者简介。 (2)生读词语,注意儿化音,等教师纠正字音后再齐读。 (3)生读句子,体会语句中的不同之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北京印象。 生答:忙乱。 生答:热闹。 生答:喜庆。 生答:团圆。 5.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回答: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