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08637

第一部分 题型1 化学与传统文化(含解析)2024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日期:2024-05-1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04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一部分,题型,传统文化,解析,2024
  • cover
题型1 化学与传统文化 1.(2022·海南卷)《医学入门》中记载我国传统中医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其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 2.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三星堆出土了大量文物,如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鎏金青铜面具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镀原理 B.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上有大量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C.青铜是铜中加入铅、锡制得的合金,其成分会加快铜的腐蚀 D.文物中做面具的金箔由热还原法制得 3.(2023·江西上饶一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其中的“屠苏”是一种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B.“屠苏”中不含非电解质 C.爆竹爆炸发生了化学变化 D.早期的桃符大都是木质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中医药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屠呦呦团队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采用了萃取的方法 B.中药甘草、金银花、石膏、明矾等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有机物 C.汤药存放于冰箱中,可以减小其腐败变质的速率 D.煎制草药不宜使用铁制容器,可能是因为草药的有些成分能与铁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5.(2023·山东临沂一模)古文献《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3·Pb(OH)2]制法的相关描述如下:“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化不白者(Pb),炒为黄丹(Pb3O4)。黄丹滓为密陀僧(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PbCO3·Pb(OH)2属于碱式盐 B.Pb3O4与硫酸反应只生成PbSO4和水 C.“化不白者,炒为黄丹”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密陀僧与碳粉高温加热可以制得铅 6.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武强木版年画———印刷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传统纺织工艺———棉花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易水砚制作技艺———沉积岩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烟花爆竹制作工艺———燃放烟花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7.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黄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8.(2023·河北邢台一模)中国古代涉及的“铜”文化丰富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铜器时期”早于“铁器时期”的原因之一是铜比铁稳定 B.诗句“庐山山南刷铜绿”中的“铜绿”指的是Cu22CO3的颜色 C.铸造“铜钱儿”用的材料黄铜是单质铜 D.“石胆化铁为铜”中涉及金属键的断裂 9.(2023·湖北黄石统考一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景德镇青花瓷器是硅酸盐产品 B.非遗文化“北京绢人”由丝绢制成,不能用加酶洗涤剂清洗 C.安化黑茶制作工艺中包含杀青、揉捻、渥堆等,其中渥堆是发酵工序,该工序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非遗油纸伞能防水是因为伞面涂了由桐树籽压榨的桐油,桐油的化学成分是烃类化合物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神农本草经》中“石胆……能化铁为铜,成金银”描述的是湿法炼铜 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强电解质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D.刘长卿诗云:“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需要吸热 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