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08649

第11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课件(共57张PPT)- 《旅游法规实务》同步教学(东北财大版)

日期:2025-04-29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489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财大,东北,教学,同步,旅游法规实务,PPT
  • cover
(课件网) 旅游法规实务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1 2 3 第一节 旅游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第四节 相关旅游资源保护制度 目录 4 5 第三节 文物保护制度 第五节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我国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重点掌握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文物保护的范围、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第十一章 案例导入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鸟的重要繁殖地,每年约有6万只水鸟在青海湖鸟岛繁殖,约有10万只水鸟迁徙停留。在青海湖繁殖的棕头鸥、斑头雁、鸬鹚占全球繁殖总量的60%。据了解,目前已有40种2万多只鸟来到青海湖。 过去,每年慕名到青海湖鸟岛和沙岛景区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不断增加,全社会环保意识逐渐提升,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为减少旅游活动对于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于2017年8月29日起关停了位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并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 资料来源 徐文婷.青海湖鸟岛及沙岛景区停止营业以保护生态[EB/OL].[2018-05-14].http://www./2018-05/14/c_1122830330.htm    新课导入 第一节 旅游资源管理概述 1 2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管理概述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民俗等。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构成旅游资源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对旅游者而言有游览价值,通过开发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获得精神享受; 二是能够为旅游业利用,产生经济效益。 第十一章 二、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1)我国参加的旅游资源保护国际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2)单行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请示的通知》《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工作的通知》 3)其他适用于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园林管理条例》《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新开发旅游景点几项注意事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1 2 3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二、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 三、风景名胜区的规划 第十一章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 1 2 四、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五、奖励与处罚 第十一章 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第十一章 二、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 1)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